生化危机7第一章剧情 《中国怎么办》第一章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金融危机转道)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转道

随着消费信贷、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等坏账增加,美国金融系统正遭受着投行倒闭之后又一轮冲击,继华尔街投资银行之后,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滑落到崩溃边缘,这再次给实体经济拉响了警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2008年3月20日宣布,佐治亚州金融监管部门当天关闭了该州的FirstCity银行。至此,美国2009年以来倒闭的银行数量已上升到18家。像花旗、美国银行这样的银行业巨头也是举步维艰。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

我们现在很难设想,当商业银行真的是出现严重危机,当这些商业银行的股票价格暴跌,甚至是当他们发行的10几万亿的这样的金融债,出现严重缩水,当整个金融市场除了这种这些债券失去了流动性,我们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整个体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是应该是比去年(2008年)9月份我们看到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比那个危机更严重的一种景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说道:

 生化危机7第一章剧情 《中国怎么办》第一章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金融危机转道)

|www.aihuau.com|1

投资银行在去年(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已经成为了重症病人,目前正在接受政府的救助。然而,由于监管放松,商业银行在其传统业务之外,也涉及到了为数不少的金融业务,如对冲基金等等。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拖累。近期,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这样的金融业巨头接连遭遇困境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此外,还有更多的商业银行已经告亏,形势严峻。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体系20年来扩张过快、积弊太多。投行倒下了,金融机构的负债就由商业银行负担了。美国银行收购美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结果也很明朗:商业银行有些抗不住了,美国银行宣告了历史性亏损。

商业银行能否用传统业务的盈利来弥补“新兴”业务的亏损,成为商业银行能否逃过“鬼门关”的关键,也是第二波金融危机会否真正到来的关键所在。

在2006年下半年,也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前夕,花旗集团的股价曾经达到每股55.70美元,花旗集团的市值高达2772亿美元。两年后的2009年3月5日,花旗集团的市值只剩下55.96亿美元,缩水幅度达到了 98%。

2008年11月23日晚,美国财政部决定对花旗集团注入资金2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说道:

这(“花旗事件”)或许是一件标志性的事情,金融危机正在转道。

据《纽约时报》报道,花旗内部人士表示,多年以来,花旗高管制定的策略鼓励是,即使冒更大的交易风险也要扩大规模、提高利润。这是花旗面临危机的重要原因。

2009年1月13日,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花旗集团宣布重组计划。受到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花旗集团正在一步步从以往的“金融超市”模式走向解体。2009年1月,花旗与摩根士丹利达成协议,将把旗下经纪业务美邦公司的控股权转让,后者将被纳入一家由摩根士丹利主导的合资券商。

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道:

花旗这轮危机的直接原因有三。

第一,连续四个季度(花旗集团)财务上巨亏总计200亿美元,以及资产质量下降。一次和二次楼宇按揭贷款规模共2000亿美元,其中可能变为负资产按揭的贷款规模达到750亿美元,(2008年)四季度计提贷款损失74亿美元。

第二,市场信心和操作性因素。财政部救市政策转向,对冲基金趁机做空,花旗集团股价首次跌落至10美元以下,长期机构投资者都在大量甩卖。

第三,由于消费者支付能力减弱,其庞大的消费者贷款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更让该集团有如坐在火山口上,上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该集团的上述两项业务收入达167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房地产暴跌、信用卡、汽车贷款、企业信贷等问题,都造成银行的经营面恶化。而坏就坏在花旗“大”,全方位、全业务、一站式经营,各种业务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好的时候相互促进,一荣俱荣;不好的时候相互拖累,兵败如山倒。

至于是否为危机恶化的信号,现在看来,华尔街危机演变路线是相当清晰的:从次贷危机演变到金融危机,“两房”破产、投资银行倒闭,只表明金融危机还处在中期阶段,还没到后期阶段,还没到最困难的时期。等到花旗这样的商业银行帝国摇摇欲坠了,那就标志性地说明金融危机开始进入后期阶段,最艰难时期正在走来。再往前演变,金融危机就进入全面经济危机了。

花旗集团的命运是美国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真实写照。从花旗集团的“沦落”可以洞悉美国金融业整体形势的严峻。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大中华主席胡祖六认为:

金融机构就是要杠杆。任何一个商业银行都是有杠杆,都是靠负债的。欧洲从来没有说投行和商业银行分开,它们叫综合性银行,比如说瑞银。从1999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可以做商业银行。但这些机构被定位为投资银行。反而有一些商业银行也想做投资银行,开始渗透。这是一个很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体系都需要几个不同的金融机构,

花旗这样大杂烩式的全业务结构是不是会成功,还是未可定论。曾经花旗银行是非常好的商业银行,今天的花旗银行从(作为)商业银行比不上美国银行,(作为)投资银行远远比不上高盛或者是摩根史丹利。而且这次金融危机,国内很多人包括学界人士都没认识到,高盛并不是损失最大的,尽管5家投行有3家倒闭的。其实损失最重的还是商业银行,还是所谓的综合银行,比如说花旗、瑞银,他们加起来的损失,可能比美林、雷曼兄弟加起来还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8143.html

更多阅读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 约翰保罗戴维斯

约翰·戴维斯自传《中国通》小约翰·P·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Jr.)与1908年生于中国四川,1999年在美国去世。他的父亲老约翰·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Sr.)是来自美国的、生活在四川的传教士

声明:《生化危机7第一章剧情 《中国怎么办》第一章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金融危机转道)》为网友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