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业陷入最严重危机时,上网本可谓一个异数。说上网本是异数,因为上网本根本就是“倒退式创新”,有人干脆称它为“功能不全的笔记本”,因为上网本以“上网”为中心进行开发,追求的是小巧轻薄和价格优势。又因为实在是功能不全,苹果的乔布斯感慨:苹果不会介入上网本市场,因为电脑不是废铜烂铁!但目前看来,电脑的发展趋势就是——废铜烂铁,当它越来越像自来水一样无所不在的时候,成为废铜烂铁就是它的趋势。如同松下幸之助的理想:每个家庭都会像轻松用上自来水一样用上家电。|www.aihuau.com|1而且废铜烂铁也创造了奇迹,上网本的“老大”,去年销售上网本500万台的宏碁宣称:“在上网本和低价笔记本电脑的带动下,公司将提前实现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的目标!”福利经济学有个基本观点非常有趣:所有工业品,发展趋势都是越来越福利化,从高高在上,到平民化的轨迹,放在任何工业品上都无一不爽。电脑也和其他任何工业品一样,整个社会IT化的结果,就是没有人会因为拥有了电脑而拥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宏碁被上网本市场拉动,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外,还有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就是“四核”市场的疲软。与上网本走红相比,四核作为双核的升级产品可谓命运多舛,由于双核创造了市场奇迹,因此四核产品被厂商寄以厚望。但四核从2006年11月推向市场(“上网本鼻祖”华硕推出上网本可是近一年后的2007年10月)到现在,四核也才靠着IT市场技术更新的惯性,逐渐弄出了点儿动响。电脑店里,四核的优势往往得由技术人员解释:多任务处理的时候,四核才能比双核更有优势,比如同时打开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运行语音识别程序……可是有什么“正常的”用户会同时用这么多程序呢?与四核的优势需要解释才能搞明白相比,上网本的优势却“一眼就能看出来”。笔者去过的一个电脑店,柜台上一台小巧得能够直接放到一些女士的挎包里、红黑搭配得俨然一个艺术品的上网本分外显眼,店主很得意地说:“这个本往这里一摆,一天就能卖出去两三台!”所以,最先进的产品不一定是好产品,“倒退式”创新歪打正着的秘诀就在于——“信息技术第一法则”摩尔定律的失效,IT技术并不需要每18个月就进步一倍,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够用就好。那么既然福利经济学认为所有工业品,都是一个从高高在上,再到平民化的发展轨迹,技术产品又怎样制造自己的市场“稀缺性”呢?笔者认为,市场对技术驱动越来越不敏感之后,要跳出这个福利经济学轨迹,就不能把产品当成工业品来制造,而要靠“艺术品”来增加稀缺性。市场的深层逻辑正从技术驱动真真切切地转为设计驱动。尤其对很多技术过剩的产业,重启市场的“新能源”恐怕非设计驱动莫属。当技术越来越像自来水一样,那么仅仅当自来水来卖(纯粹技术驱动),自然是下策,要把水卖个好价钱就得把它装进瓶子里,当成矿泉水来卖,而上策是:不仅装进瓶子里,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瓶子。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上网本的符号意义](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12075316111.jpeg)
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消费市场上稀缺的不再是产品的功能,而是产品之美。日本一个学者最近提出,全球经济的长期萧条将使得企业和个人返回原点:个人将再次从消费者返璞归真为生活者。对于生活者来说,消费“物”并不是生活。早晨散步、慢跑、享受自然、短途旅行等,这才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必要为了把各种东西都买回家而终日忙忙碌碌。世界将进入重视“身心”价值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物”时代结束,“身心”的时代将会到来,上网本只是个开始,技术过剩的产业,将纷纷面对设计领先而“技术倒退”的产品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