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差异 谈起日本管理的优秀经验,企业家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稻盛和夫。2010年年初,日本航空公司遭遇重创,在东京申请破产保护。彼时,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临危受命,出任日航CEO,拯救日航。 这次的拯救行动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管理者认识了稻盛和夫这位东方管理大师,他的《活法》一度成为畅销书,同时稻盛和夫也创立了以培养年轻经营者为宗旨的“盛和塾”。其广为人知的经营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 这种管理方式也被引入了中国,有的企业已开始实践并已初见成效,但多数企业却不知如何着手。有人说,这是中日文化差异造成的,但稻盛和夫思考的出发点是:作为人,什么才是正确的。“阿米巴式经营法”是分部门核算制度,可以超越文化差异。 “阿米巴式经营法”要求大小企业家要考虑全体利益,不能只顾自己。稻盛和夫年轻时,日本的一些企业劳资矛盾很尖锐。他自己创业后,因为企业比较小,缺少资金和客户,唯一的资源就是员工,如何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当时员工要求涨工资,要求公司承诺每年涨幅的比例,稻盛和夫因为企业刚成立不久,对于未来不敢轻易许下承诺,因此就和员工表示,虽然承诺不了,但是我会把企业办成你们心目中认可的好公司。他反思到,如果员工的想法和老板想法不同,企业就搞不好。于是他就把经营目标改成为了全体员工的幸福,这样员工就不好意思偷懒和不负责任。企业是靠员工来运行的,因此大小企业家都要考虑全体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非常明确,就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他强调员工第一,客户第一。而中国企业中,有明确经营理念的比较少,即使有也没有变成全体员工内心支持的东西和行动,而仅仅是写在报告里、贴在墙上。中国企业的使命感不是很明确。
![客户利益 日本企业更关注客户的利益](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15037663853.jpeg)
在中国盛行的过于关注绩效的制度,容易将员工和企业对立起来,员工考虑的是个人利益,老板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