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外部环境:这个冬天有多长》
● 在传统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当代企业家的心理压 力和人情负担较重,官本位文化、传统道德文化以及"圣徒心态" 给企业家带来了很大压力,民族情怀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给企 业家带来很大挑战,中国企业家要改变"重硬不重软、重行不重
![第49节:强烈的‘圣徒心态‘使企业家承受了更大的压力(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20852763389.jpeg)
言、重义不重利"的现状。李兰:如果从商业和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这些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带来了哪些挑战? 彭凯平: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不尊重商人,因为在农业社会中,我们强调提供产品,不强调交换。但是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商人或企业家是社会最重要的成员之一,而且财富的产生不仅仅是依靠劳动。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劳动本身会创造财富",但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意识的劳动也是不能创造财富的,只是锻炼身体而已。劳动需要资本,资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智力资本;一种是金钱资本。首先,智力资本告诉我们劳动的方向、目的、方法;其次,企业家提供金钱、工具,两者的结合可以创造财富。如果以为企业家是不劳而获的话,那就不能解释为何企业家死亡的年龄比普通老百姓要早很多。虽然说企业家获得了很多的财富,但是他们经历的风险、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也是很大的。李兰: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自1993年成立以来,就长期关注企业家心理健康和心理压力方面的现状及环境变化,其中2002年有一个题目是"当工作中遇到麻烦,心情不佳时,您最愿意与谁交流",调查结果显示,42%的企业家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仅有2?6%的选择了"心理咨询专家"。也就是说,遇到挫折时很多企业家都憋着不说,搁在心里,一个人孤独地忍耐、承受着。韩铁林:是啊,因为有些事情说了也没用,这个我深有体会。有很多事情既不能跟下级说,也不能跟上级说,跟家里人说他们又听不懂,或者怕再给他们增加压力。所以我觉得企业家首先就要有这种承受压力的能力。李兰:韩总说得很真实,这是企业家较普遍的现状。不少企业家朋友告诉我,他们常常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无助。您觉得应该怎样来缓解这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