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利用环保构建竞争优势:从绿到金》
在这个透明度越来越高、获得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的世界中,何人应为何事负责变得越来越明晰。由于越来越容易追溯到污染和有毒化学物的源头,我们将会知道是哪些人制造、运输、使用并弃置了这些有害物质。毋庸置疑,担当全责是新的标准。 谁应关注?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新的环保视点是一种变革,将带来崭新的思路、全新的市场、更多赢利,并增加价值。而对于其他企业来说,环保视点会以更为谨慎的渐进方式浮现出来,成为企业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这些企业不会即刻就从环保行为中得到可观的收益,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中获得长期的、持久的优势。对于大型重工业企业而言,从环保中获益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较小、较"干净"的企业,也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收益。 在当今的世界里,任何企业,无论大小,无论是在本地经营还是跨国经营,无论是从事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如果漠视环保问题,都将无法承受其后果。当然,这股绿色浪潮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对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也有所不同。在取得环保优势时,大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哪种战略或工具对所有企业、所有情况都奏效。但环保潮流的发展已经成为几乎每家机构的日常要素。躲避这股潮流,一味认为这股潮流将很快过去的企业,终将因其百折不挠地持久存在而失望。 小企业为何应该关注? 那么对于小企业来说又怎样呢?它们可以对此袖手旁观吗?一句话,绝不可能。这有5个原因。 以往只针对大企业的法律也渐渐开始用来规范小企业。就连面包店和加油站现在都必须遵守空气清洁法。 谋求改变个人的消费选择从政治上来说仍存有难度,但环保组织却完全可以要求小企业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尽管个人车辆不会受到非政府组织的攻击,但出租车或货车的尾气排放却是相对来说更受关注的目标。 信息时代降低了跟踪小规模行动者的成本。新型传感器、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使得追踪污染以及监控法规遵守情况的成本日益下降。即便是极小的企业,现在也会发现难以逃脱各种监控。 大客户也会对其小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它们遵守环保标准。纽约一家很小的软件开发商发现,他们必须回答东京一家电信公司的严苛的问题,这家电信公司对其供应链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要保持其优选供应商的身份,这家小公司必须实施环境管理系统--如此大的系统远远超过小企业的使用范畴。

与规模更大的竞争者相比,小企业的运作更为灵活。富有进取精神的小企业会迅速行动,利用情况变化的时机满足利基需求。Q Collection是一家"可持续发展型"家具公司,他们生产的沙发、桌椅等产品均不使用有毒漆料,所用的木材也全部取自可持续开发的林区。虽然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价格高昂,但他们找到了希望使用自然材质的室内设计师顾客群。另外,夏威夷的Kona Blue公司也推出了环境友好型渔场,以满足消费者对无激素、无抗生素喂养的鱼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追求环保优势的企业有何表现? 在4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研究了数十家企业,其中有数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思维方式上鲜有进步。对于法规,他们是牢骚满腹,遵守起来也是勉勉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