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感应管理之路》
40.建设的状态
——世界总是为富有建设性的人让路
人间有个常识:地球在运转,人类在发展,世界在进步,人间建设是常态。
一个组织的存在,最基本的目标是求发展。而要发展,就必须具有建设的态度。从老板到每一位员工都应如此。
人要生存,要进步、成长,要让日子好起来,就必须注意自身建设;当然,任何人也不会允许别人破坏他的建设。
建设,符合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内在要求。你确立了建设的状态,就能与这种要求的常态契合,达到和谐;否则,就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有太多太多的人,是因为自身的言行、心态不具建设性而导致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心。不少人活了一辈子,老说倒霉,老发牢骚,却不明白自身素质缺乏建设性,不明白这个世界只能建设不能破坏。许多组织管理不善,停滞不前,也是因为忽视对员工、对团队进行建设性引导和培养。
许多公司招聘新员工,许多老板在选人用人时,他们心中的一个标准,就是判断被选人员的表现是否具有建设性。
美国《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奥里森·马登博士说:“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无论他是谁,我们都能迅速地分辨出他的精神力量是建设性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表明了他的特质。”
世界总是为富有建设性的人让路。富有建设性的管理者,他们的风度、气质总是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以至一般的人总是本能地马首是瞻。富有建设性的员工总是被上司赏识。我们试想,哪有老板会喜欢牢骚满腹、总爱抱怨的下属?
一位董事长风趣地说:“蚂蚁再小,但它们努力搬运,这是一种建设;绵羊每咩咩地叫一次,它就会失掉一口的干草。”
你每抱怨一次你的苦恼,那么,你就为自己设置一次自身建设的障碍;让你负面情绪多主宰一次你的心灵,就会破坏你积极的心境。
一旦土壤、大气、阳光、雨露中的化学因素停止作用于花草、树木、植被,那么,那些有害的元素就会乘虚而入,腐朽和毁灭就是必然的。同样道理,一个组织如果建设性不占优势,那么消极、沉沦的力量就会恣意妄为,影响团队的“场气“,这个组织就会缺乏生机,走向下坡。
所以,许多企业非常重视激发员工的建设意见。福建晋江市在2005年,组织一批知名企业的经理到温州学习考察。这些经理在交流考察体会时说:“温州许多企业、团队中的每一位员工,好像每个毛孔都有某种热力。“这种热力,就是进取、建设的热力。
有些企业在营造企业文化时,把培养建设性作为企业建设之魂。有的在管理流程设计时,先组织团队所有员工进行建设性专题讨论,并要求所有人员确立让建设性常伴常依的意识,让建设性的气氛伴随整个管理流程。
有一所小学,提出营造“阳光工程”。他们说,建设性之于个人犹如阳光之于植物,建设性便是心中的阳光。这种心灵中的阳光构筑了生命和美丽,促进了它范围所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让学生的心理能力在这种心灵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正如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一样。
一个人生来就应该建设自己的环境,使自己的环境与家庭、组织、社会环境和谐。
诚然,保持建设的状态,不等于说不能有不同意见、不允许牢骚存在,关键是你有牢骚也好,有不同看法也好,出发点必须是建设性的。
李开复博士在和大学生谈沟通时说:“要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尊重事实的沟通准则。当然,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他介绍了微软公司保持建设性的一个事例:微软公司总裁史蒂夫·鲍尔默,2004年在描述微软的核心价值观时,提出员工应把这种开放式沟通的文化,改进成“开放并相互尊重”的文化,以避免由于过度开放而引发争执。这种文化要求人们,在相互沟通时充分尊重对方,当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时,一定要用建设性的语言指出。
富兰克林曾在他的自传里谈道:“当我在推动任何可能引起争论的事情时,我总是以最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不使用绝对确定或不容置疑的确字眼。这样使我可以顺利推动许多棘手问题的解决。”
“有建设性的不同意见”是管理大师帕特里克·伦乔尼提出的有关团队进步的最好方法。这个方法指出:一个团队如果建立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团队就会很清楚,团队成员提出的任何“不同意”都不是为了刁难或阻挠,而是为了尽快找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团队中的任何“不同意”的说法都是建设性的。
“有建设性的不同意”可以尽早发现问题,达成共识;“破坏性的不同意”会伤害团队成员的信任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