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徐小平帮你设计成功人生:仙人指路》
从2001下半年开始,我从新东方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一开始,多年积累的案例和思绪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地奔涌了一段时间,直到2004年下半年,我逐渐感到了流速的减缓,文思的枯干。 文思枯竭的标志之一,是我发现自己在公开场合讲话时,总是那么几个笑话,那么几个案例,那么几个观点,以至于我自己都惭愧。我感到,即使我的观点对大部分中国学生依然有新意,但如果我不能继续前几年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的势头,我势必很快就会让读者疲惫,被人们烦恼,成为一个僵化的标志,成为一潭虽然还没有发臭但已经不再奔涌的死水。 于是,我选择急流勇退,在2005年基本拒绝了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的邀请。我要潜心读些书,思些考,想点辙,创点新……在读者厌恶我之前,先把自己更新了再说!更新之后再出山不迟啊!这一年,我费尽心机躲避了很多媒体的邀请……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可耻……因为在自己需要媒体的时候,媒体的朋友们帮我很多忙,现在觉得自己不行了,就不肯帮媒体的忙……这不是卑鄙势利是什么?所以,虽然我严格自律,但还是经不住邀约,在镜头前露过几次面。 可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潜心读书埋头思考,但有时候责任和义务,使得你不得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结果是你就成为自身惯性的撞车假人crash test dummy,身不由己地被绑在生活之车上撞来撞去,结果被撞毁了自己还不知道。 唉,多少人就是这样死在自己手里啊!

我是幸运的。我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于是就警觉了起来,并采取了措施……2005年春天,我忽然对自己说了十年的那些陈旧留学故事感到郁闷无比,正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一个教育问题的研讨会,邀请新东方参加,我听说之后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这次会议,见了很多中国学生。会议结束之后,再去哈佛待了几天,也见到了哈佛商学院一批中国学生。结果,我对留学生生活的了解,一下子更新了十年!从我贩卖了十年我自己的留学生涯,更新到了2005年斯坦福、哈佛商学院那些学生的人生状态。这次旅行的收获巨大,我认识了一批相当优秀的青年人,并在斯坦福商学院郭去疾同学的引见下,结识了他在微软研究院时的恩师李开复先生…… (前几天Google总裁来北京,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晚会,已经回国服务的郭去疾代表开复邀请我和俞敏洪参加,可惜我们都没能出席--我估计这样高层次的晚会,一定会有高档香槟和鱼子酱吧?遗憾啊!) 我必须承认,我在更新自己的道路上,只迈出了一小步,在种种现实的约束下,我还不能说自己有多大进步,更谈不上更新换代了!我最大的梦想是:选择一个时间,到哈佛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泡上三个月半年的,让自己的日渐老朽的大脑,获得新思想的冲击……哗哗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个新的徐小平,就要胜利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