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徐小平帮你设计成功人生:仙人指路》
另外一个迷人的例子是赵本山。赵本山在春晚那个关于老年人婚姻的小品一鸣惊人之后,每年都给我们带来惊喜,除了个别年份(2008)之外。同时,赵本山还创作了"刘老根"这样了不起的电视剧,很少看电视剧的我,只要碰到刘老根,一般都会饶有兴致地看下去。没有电视剧的赵本山,只是一个小品赵本山,而不是一个拥有长篇巨制的赵本山。大未必好,小未必不好。Michael Jackson没有写过歌剧,不影响他是最伟大的摇滚巨星。但能大能小,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一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艺术家。 所以,说回小沈阳,他在一夜成名之后,事实上面临他从艺以来最大的责任和压力。责任在于:全国人民和我,都期待他推出新作品,好作品,好笑,好玩,好傻好天真的好作品。而他的压力也在于这里。 不要说压力压死人。周星驰难道就没有压力?正是压力,才是创造伟大作品的主要动力。让我们期待小沈阳能够不断推出新作,给全国人民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否则,和他一起叫翠华上酸菜的,就是雪村。 (当然,我也希望雪村不要放弃努力,再来一碟上好的酸菜!) 附录:

博友刘加民先生的评论非常中肯,正是我想说的: "小沈阳如果不上电视,靠那几下子全国各地跑场子,吃上十年八年没问题。现在上了电视,一下子普及了,网络视频也上来,大家很快就发现重复,感觉无聊。艺术创新,难啊!" 所以小沈阳更要大力推出新作啊! 给母亲的礼物 1994年秋天,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刻之一。 1993年9月到1994年8月,我应国内朋友之邀回国创业,想发挥我的音乐特长,搞一个音像公司。一年下来,出了一盒磁带,是我在海外创作的关于留学生活的歌曲,叫《洋插队情歌》。当时以为一个大陆的罗大佑胜利诞生了,就志满意得准备迎接订单铺天盖地地到来,还摩拳擦掌准备打盗版。不幸的是,街头不仅没有出现盗版,连正版也没有见过--因为没人订货,唱片一出厂,就直接进了废品回收站。 没有赚钱,没有出名,没有做成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没有实现我预想的创业计划,什么都没有。如果我坚持下来,工作也是有的,但显然无法支撑我两个孩子、一个太太,以及一双父母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两个孩子在父母那里抚养了两年,我已经不能再让他们操心了。太太一直在加拿大挣钱养家,更不可能一个人边工作边带两个孩子。于是,肩扛幼小的孩子,背负父母的黯然,心系妻子的失望,带着失败,带着贫穷,带着失望,也带着全家,我仓惶离开北京回到了加拿大,另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