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徐小平帮你设计成功人生:仙人指路》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推动的新时代留学政策,从中南海向大洋彼岸吹去,迎来送往,游子如梭,为编织环球经济的交流网络,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储备。 新时代留学生,他们是谁?他们将在中国走向未来的伟大进军中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将在薪火相传的民族责任接力赛中,建造什么样的历史丰碑? "新东方成立以来,到底培养了多少学员?到底送出去多少留学生?" 我问被称之为"留学教父"的俞敏洪。敏洪笑笑,什么也没说。我知道他不知道--为了新东方疲于奔命的敏洪和他的团队,根本没有时间关注这些抽象的数字。但我知道,从他呕心沥血十几年如一日创建新东方、打造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学习和留学培训基地的狂热和痴迷中,我看到一座新的丰碑已经镌刻在"西学东渐"的蓝天下、中国留学运动的青史中。 想到我也忝居其中的新东方,想到我也正在添砖加瓦的事业长城,我的心里开始涌动另外一种自信自豪的冲动与激情,我对在圆明园废墟边向敏洪提出来的那些问题,看到了答案。这些答案,也许令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我感到痛苦,但同时令我感到振作;也许令作为华夏儿女的你感到羞惭,但同时也应该感到危机感带来的激励: 我们的文化,确实带有某种疾病;我们的民族,确实缺乏某些素质;我们的文明,确实应该经历脱胎换骨并洗礼更新;我们的人民,确实必须经历烈火重生从而凤凰涅槃! 这个悲情天问,从圆明园大火就已经映透天空;这个历史难题,从容闳赴美就开始破解答难--这是中华文化的更新与重生,这是中国人的更新与重生。中华民族不仅能在圆明园废墟边上,建起北大清华中关村新东方;中华民族还能在五千年精神废墟上,建起一座荟萃中西文明精华重振大国雄风的擎天高塔。

一种新文化正在降生,一种新人类已经莅临。 欲知这种新文化的端倪,欲看这个新人类的模样,请来圆明园废墟边上,在北大清华附近,有一个地方,叫新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新的东方人…… 三、走近新东方 车轮滚滚,时光滔滔。紧贴着圆明园废墟穿梭创业的新东方,迄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生活飞流,思想常青。散发着圆明园废墟刺鼻烟尘的《新东方精神》,迄今也已经出版了五年整,发行了数百万,感动了当代无数新东方同路人。 紧握着容闳传递的"西学东渐"历史接力棒,追随着邓小平开辟的留学新方向,12年来,新东方主导了世纪之交中国留学运动的潮流,吹皱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一池春水,引发了学习英语的举国热情,激励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