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第25节:第六章 布局中国(3)



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就算中国政府完全开放银行,让美国的银行进来,自由开网点,第一,它们也不会愿意到处开网点,而是只占据大城市中央商务区。网点开到县城、农村去,不亏死它们才怪呢。第二,它们也没有能力开设那么多网点。开这么多网点需要多少投资?所以,外国银行不会这么做。它们怎么做?它们让高盛这些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顾问们建议中国的国有银行上市,只要中国的国有银行上市,美国的银行就可以收购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份,买了中国国有银行20%的股份,这些国有银行所有分支机构赚的钱它们就可以拿走20%。同时,银行经营在中国是垄断经营,垄断经营都要牌照费的,中国的国有银行为什么不交牌照费呢?因为它们是国有银行,不需要交牌照费。中国的国有银行上市之后,美国的银行收购了它们的股份,而中国政府或者中国国有银行却都没有向美国的银行收取牌照费。

  这样,美国的银行就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无须耗费巨资建立分支机构、无须缴纳牌照费--大量购买中国国有银行的股票。据美国彭博社报道,2005年开始,美国银行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大约120亿美元的总投资,到2008年底获得了大约140亿美元的回报。在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美国银行遭受巨额亏损,但CEO肯o刘易斯说,美国银行并不担心,因为美国银行在中国建设银行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它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亏损。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第25节:第六章 布局中国(3)
  2006年1月,高盛以25.8亿美元、每股价格不到2元人民币的投资对中国工商银行进行战略投资,获得工商银行5.75%的股份。这一投资在短短的一年中获得了40亿美元的利润,这是高盛自1869年创建以来的130多年历史上,在单项投资上获得的最高利润。

  2007年9月,中国国务院以2000亿美元外汇创建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尚未正式挂牌,中投公司就在2007年5月以30亿美元进行它的第一笔投资--以29.6美元每股的价格收购美国黑石集团9.9%的股份,到2009年2月20日,黑石集团的股票价格已经下跌到每股3.9美元。2007年12月,中投公司又以50亿美元、每股大约50美元的价格投入摩根士丹利,到2009年2月20日,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价格已经下跌到每股19美元。中投公司这两笔共80亿美元的投资如今只剩下23亿美元。其后,中投公司再以54亿美元投资美国货币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该基金在2008年9月16日成为14年来美国第一只市值跌破1美元每份的货币基金,并随后申请破产。中投公司的54亿美元投资不知道将剩下多少。

  郎咸平在评论美国银行在中国建设银行获利140亿美元时曾说,这就是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947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第25节:第六章 布局中国(3)》为网友如果云知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