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甚至美国能源部与美国总统小布什也加入了高盛的能源战争宣传,为高盛呐喊助威。2008年3月5日,小布什也说:"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天然气的需求超过了供应,因此导致价格上涨。" 在高盛的能源宣传战争下,其他的声音都被淹没了。 2007年12月11日,奥本海默公司石油分析师法德尔o盖特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目前的高油价中有50%是被人为炒起来的。石油价格的暴涨是过度投机的结果。"

2008年4月11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CEO范德伟说:"石油业的供需关系没有任何问题。目前石油业的供需关系与石油价格为60美元一桶时的供需关系是一样的"。 在小布什认为石油价格上涨是因为供应不足的当天,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CEO雷克斯o蒂勒森说:"石油价格的创纪录性持续暴涨主要是与投机与美元的疲软有关,而不是与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有关。从供需关系这一基本面来看,对石油供应可靠性的担忧被夸大了。" 然而,在高盛的能源战争机器全力动员下,这些声音没有被人们重视,而石油的价格也一路上涨。2008年7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中石油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147美元一桶。石油价格的一路上涨又似乎反过来证明了高盛的预测是如何地准确。 二、投机商 2007~2008年石油价格的暴涨是否为投机导致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高盛公司一直坚持,石油价格的供需关系导致全球将进入超高油价时代。2008年6月30日,高盛能源报告说:"目前石油的高价是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 商品市场不存在投机性泡沫。" 然而,2008年6月27日美国联邦参议院报告《市场投机在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中的角色》说:"大量的证据表明,目前市场中大量的投机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更具说服力的是2008年9月22日石油价格的波动。当天石油价格首先上涨了25美元--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涨幅,然后下跌9美元。美国CFTC前交易部主任迈克尔o格林贝格尔说:"难道是印度与中国在9月22日这一天突然出现了巨额石油需求?不可能。没有人会同意,供需关系能在一天内导致石油价格上涨25美元。" 德国经济学家威廉o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说,油价波动的60%~70%是投机和操纵市场引起的,而高盛就是最大的投机者之一。 美国商品市场监管上的漏洞为高盛等公司的投机大开方便之门。 第三节 "金砖四国"与越南神话 高盛多次扮演国际炒家魔鬼代言人的角色。其惯常手法就是先忽悠小国,将其列为投资圣地,希望他们对国际资金大门洞开,然后等资金进入建仓拉抬股价完毕,就突然调转枪口,大肆唱空。 高盛创造的"金砖四国" 一词的流行及其在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表现就是最经典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