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燧取火 企业的“阳燧”之道与治理
业界常将应对金融危机叫做“过冬”,过冬取暖当然要“乞火”。然而“乞火莫若取燧”,燧即“阳燧”,是古人采集太阳光生火的器具,足以作为人类进化的标志。今天的经济“寒冬”无论怎样严酷,太阳总是有的;管理如果能够依循“阳燧”之道,自然能够为人们带来火的惊喜。当然,这不仅是指要善于利用资源“暖心”,也包括先把自己管好,做到真金不怕火炼。倾力聚焦按照企业“过冬”的逻辑,管理需要精打细算节衣缩食过日子,于是“砍成本”成了老板们嘴边天天挂着的词儿,动辄拿职工的饭碗、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说事。且不说这很难让人心暖,就是从“阳燧”的作用来看,也很难认人苟同。既然“乞火莫若取燧”,那么“砍成本”如果影响到阳燧的质与量,那就不利于从特定环境里“取火”,越是在寒冷的冬季越是如此。|www.aihuau.com|古人称取火的工具为燧,“阳燧”是一种圆形凹面镜,多以金属做成,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时代阳燧就是铜制的,其作用就是从太阳光那里取火。《周礼8226;疏》中说:“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阳燧。”阳燧的制作当然也需要成本,但是从其实用价值来看,付出的成本应当与其效用成正比。材料的质地越好,镜面打磨得越光洁,反射太阳光的功能也就越强。阳燧的镜面大,耗费的材料虽然会多一些,但其取火的功效却能增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烧水做饭了。反过来说,如果在凹面镜上偷工减料,凹凸不平,那就很难用来取火了。在管理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企业不是草创,经历过了一定岁月的磨合,那么在特定规格的“阳燧”镜面上,我们很难说哪一块重要哪一块不重要,它们都在整体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很难因为“减负”而砍掉一块的。既然“乞火莫若取燧”,管理的作用就是要使企业“阳燧”能够更好地聚焦。首先,要找到一个有效的聚焦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核心竞争力不稳固或者没有形成,那只能反躬自身,检讨聚焦点的正确性。其次,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局部的积极性,使它们都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采集和输送能量,汇聚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自己的应有价值。再次,当环境变化时重要的是整体调适,不必一刀切式的内部紧缩。一方面要校正“阳燧”面向太阳的方向,保持最佳位置;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太空出现乌云时,要相信太阳终将重放光芒。管理中的“阳燧”之道不是什么新发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多元化导致IBM、通用汽车、西尔斯百货、西屋电器、GE等大企业陷入亏损的泥潭时,被称为定位之父的艾8226;里斯就提出了的著名商业概念“聚焦”。他指出:“太阳是一种强能源,它以每小时数亿千瓦的能量照耀地球。但借助一顶遮阳帽子,你就可以沐浴在阳光下数小时而不被晒伤。激光是一种弱能源,聚焦一束激光只有几瓦,但是凭借这束光,你可以在钻石上打洞或者切割肿瘤。这就是聚焦的力量”。如果说盲目的“砍成本”会在不经意间造成一顶遮阳帽子的作用,那么把我们的管理智慧用在倾力聚焦方面才应当是明智的。除尽罣碍在经济寒流中为什么要暖心,因为此次金融海啸发端于信用危机,即应有的信用与实际的变现或者支付能力出现了反差,譬若“海翻则塔影倒”。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沉括对此已有所论及。当然,几近千年前的沉括那时指的是一种光学现象,且与阳燧有关。沉括也在寻找其中的原因:“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要想克服这种现象,就需要除尽罣碍,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阳燧除了能够在太阳下取火,还能当镜子用,所以古人又把阳燧称之为“鉴洼”。古人早在观察中发现,随着景物方位的不同,阳燧的镜像有变化,沉括在《梦溪笔谈8226;辩证一》中所说的“阳燧照物皆倒”便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也就是说,阳燧中看到的事物面貌有时候是上下颠倒的:“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这种现象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也能经常碰到,所谓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越不合理越有利之类,造成了种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由于管理者说与做的不一致,消费者深受华丽包装下的假冒伪劣之害,经营结果与信托愿望的背道而驰等等现象屡禁不止,那足以让人心寒。沉括在指出景像颠倒的原因是“中间有碍故也”也是为了针砭时弊,“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我们且不管这种“碍故”能否得到现代自然科学的支持,其对社会现象弊端的剖析的确入木三分。他指出,造成这种“碍故”的原因多是私利的趋使,“大则以已为物,以物为已。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并没有过时,今天的管理“照物皆倒”,并非是因为管理不可信,也多不是管理者不会管理,而是因为管理者心有罣碍,自己的作为本身就成了管理之“碍”,例如各种公司败德行为的屡禁不止。 因此,要想在管理环境中取得让人们“见不颠倒”的效果,需要从管理者自身做起,做到“心无罣碍”,光明磊落。在佛教那里,心无罣碍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管理者当然不必看破红尘,获得合理薪酬,有时甚至是很高的薪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刻意在损害相关主体利益的情况下中饱私囊,那则是“妄想”所致,难免产生劣迹败露的牵挂,是一种必须除尽的罣碍。否则就会忘记应尽的社会责任,把自己混同于物,难以在管理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谓“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是对的,无私则无畏。在金融海啸中,如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经得起考验,就不必担心价值的暂时扭曲。即使一时受到冲击,也能获得“鹰的重生”。同步校正
沉括所谓阳燧之“碍”,与阳燧的焦点并非风马牛不相及。管理者如果“以已为物,以物为已”,一意孤行,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等于把自己放在“阳燧”的焦点上烤。当然,这并非说明管理不重要,现代自然科学对于“中间有碍”的问题完全可以因势利导,用几何光学成像方法对“阳燧照物皆倒”的现象进行同步校正,从而得到正确的影像。相对于管理而言,这种同步校正的办法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公司治理,类似于沉括所说的“格术”。格术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几何光学成像理论,它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认为在小孔成像和凹面镜成像过程中,存在一个约束点,该点使得物和它的像形成“本末相格”的对应关系。这是沈括《梦溪笔谈》中最早明确提出来的,不过那时候只揭示了一次格术操作,所以看到是“照物皆倒”。后来的人们在其中再进行一次格术操作,将颠倒的影像再颠倒过来,就成了现代的摄影技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中,如果说两权分离后,其中的弊端是容易造成经营者反客为主,那颇类似于一次格术操作的结果。我们当然不必取消两权分离的制度安排。那么要想克服公司败德行为的反常现象,就需要进行摄影技术那样,在一次格术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格术操作,这就是公司治理“屏障”的建立。毋庸讳言,公司治理机制或者体制的设立就是针对两权分离后出现的弊端,对经营者违背信托责任行为的校正,包括对应当披露信息的扭曲反应的追溯等等。经营者对信托责任的违背,除了有一种假公济私的“缩小的倒像”外,还有一种“放大的正像”,即制造虚假业绩的情况。后者同样会对相关利益主体造成重大误导,需要给与及时校正。但是设置公司治理的“屏障”并不是要否认经营管理者在企业“阳燧”中的作用,正如不能因为“碍”的存在就否认聚焦的重要性一样。公司治理只不过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将管理者的行为置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还事物应有的真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治理也是一个阳光工程。需要强调的是,它对事物应有真面目的校正应当与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保持一致,保持信息处理的同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阳燧”的聚焦作用。公司治理似乎超出了管理的范畴,其实不尽然。管理在依循“阳燧”的经营之道时,必须意识到公司治理的存在,明确自己的位置,更好地承担起应尽职责;而不是把公司治理当作多余的对手,设法予以规避。管理者必须自觉地接受公司治理的监督,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向相关利益主体负责。当然,这除了需要管理者自觉克服自己的不端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尽职尽责得找准焦点,以保证倾力企业“阳燧”聚焦的有效性,完成“乞火莫若取燧”的使命。
更多阅读
中国跨国企业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以图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来实现帕累托最优。然而,受自身规模、经营手段、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路并不平坦。本文拟就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
国联水产:出口虾王,水煮中国——出口型企业的王者回归之道
系列专题:出口型企业研究 转型,观念是第一生产力 内需是未来,消费升级,中国对虾产业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正在形成。与出口业务持续低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内市场却在悄然升温,2007年以来,内销市场增势强劲,2009年内销额高达111.5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 德国企业的课程开发之道
在德国企业内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项目组主要由项目经理、课程开发师、项目助理、IT支持、企业业务专家(SMEs)、培训师等组成,同时,项目组基本上以岗位“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来指导课程设计与开发。 具体来看,德国企
沃尔沃品牌营销之道 工业型企业的品牌营销之道
一、什么是工业品牌营销 工业企业把自己的信誉、文化、产品、质量、科技、潜力等重要信息凝炼成一个工业品牌符号,着力塑造其广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烙印到受众心里,使产品或服务随品牌符号走进到工业消费者心里,从而实现
电商直销 直销企业的电商站点架构与网络营销
直销企业的电商站点架构与网络营销——兼论如何做好直销企业的电子商务来源/《当代直销》口述/罗志群 整理/万京京我目前主要负责上海火速,就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