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女总裁的商道人生:商界铁娘子董明珠》
董明珠一直强调,如果格力现在没有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就不能随便轻易地拿自己的钱去投资。自己愿意在技术、科技研发上面,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在消费者的需求上面去用脑筋。一辈子赚辛苦钱,但是赚得踏实。投资领域那种浮躁、投机、一夜暴富的心理使人不能够静下心来做产品研究,所以自己采取非常稳健的态度,拒绝进入投资市场的诱惑。董明珠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太会衡量所谓的得失,只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 在通常状态下,人们对这种似乎保守的做法都不以为然。但是在金融风暴的非常时期,这种模式却又显得实实在在的稳妥。其实很多企业在风暴中倒下,原因不是企业家不想做好,而是他的决策和思路决定了他的企业能不能做好。董明珠一直坚持格力要追求的是未来,是创造事业给更多的人带来实惠,这样的长远眼光和心态决定了企业的决策就不会急功近利,不会进行盲目投资,最终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完美合作:朱江洪与董明珠 朱江洪是地道的珠海人,1945年出生在广东珠海的拱北,这里往南隔着一条内河就是澳门。家里一直是以种菜为生,小时候朱江洪还经常跟着母亲挑菜到澳门去卖。1965年,朱江洪进入华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做了工人,一干便是18年。他从检验工人到技术员、副科长,1982年被民主选举为厂长。在异乡的生活磨炼了朱江洪对工作、对生活的坚韧态度,他做事从不服输,当上厂长后迅速把工厂扭亏为盈,因为他总觉得如果做不好就对不起领导和员工,员工吃饭、就业、工作都看着你。
![第30节:舍弃机会才能得到机会(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33866553723.jpeg)
1988年,人已中年的朱江洪从广西被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珠海,出任濒临倒闭的冠雄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回到珠海前,朱江洪已有数年的厂长经验,接手冠雄后他很快发现电风扇生产其实很简单,效益却远远好过做配件。于是立即安排人手买来电机、电容,开始生产鸿运扇,迅速抓住市场机会,工厂也很快转为盈利。 为扩大企业,冠雄开始生产各种模具,他们为顺德华宝空调器厂加工的空调外壳质量很高,激起了与冠雄同一个系统的海利空调的不满:兄弟单位在帮华宝打自己,于是跑去集团公司告状。集团行政命令冠雄停止空调模具的开发。但是,朱江洪也是一个脾气耿直之人,他认定的事情绝不回头。既然明的不让做,就暗地里做。 朱江洪技术出身,身上有典型的传统知识份子的烙印:思想纯粹、行事简单,对权力、仕途不自觉保持着距离。他的办事准则是:"我只要做好格力电器,就是对领导工作最大的支持,并不在于请客吃饭、礼尚往来。"这种"清高"和不擅活动使得他有好几次机会与集团董事长的职位擦肩而过。他是珠海人,但自己没有一个亲戚在格力。 早在企业创业初期,一次朱江洪去考察欧洲市场,在途经法国巴黎机场海关时,刚开始工作人员误以为他是日本人,非常有礼貌,当看到护照发现是中国人时,法国人的笑容没了,甚至还故意刁难他。对于这件事朱江洪一直耿耿于怀,他不讳言这个刺激更坚定了他打造国际品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