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从做大做强到做深做厚(1)



系列专题:《大智大勇领导智慧:非常时期非常领导》

  1.14 从做大做强到做深做厚

  对占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除了“做大做强”之外,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看保·伯林翰的《小巨人》。这本书通过14家优秀小企业的生动案例,展示了与500强不同的企业经营新境界:与其做500强,不如做500年;不“做大做强”,可以“做深做厚”。

  ※ 对做大做强说“不”

  拿破仑一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在商界已经翻版为“不想做大做强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从畅销书到商学院,都反复引用500强的案例来宣扬这样的观点。于是许多企业气血上攻,在自己的旗帜上赫然写上四个大字“做大做强”。

  想想也是,“做大做强”有两个理论支柱: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和生态学的弱肉强食法则。但现实经常粗暴地踢倒理论:最大的不一定最强,最强的也不一定最长。恐龙与蜥蜴相比,君不见大的强的被淘汰了;大象与蚂蚁相比,君不见小的弱的生命力更强?

  从统计学上看,做大做强者微乎其微。美国的企业、日本的企业、欧洲的企业,中小公司都占99%以上。那么其他公司怎么办?除了“做大做强”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不扩张也能成功的企业经营新境界。当企业面临资本扩张、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时,他们大智知止,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身高体重”,不求“做大”,甚至不求“做强”。结果呢,不仅没有被大企业吃掉,反而比好多大企业活得还滋润。因此,要敢于对做大做强说“不”。

  应该怎么做呢?做企业与其做500强,不如做500年。

 第46节:从做大做强到做深做厚(1)
  ※ 巴特勒:明智的企业拒绝“疯涨”

  在许多企业高喊:“加油,再造一个微软,再创一个花旗”时,巴特勒建筑公司却抵制住诱惑,控制住速度,25年间不断进步。2001年,公司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2002年达到1.75亿美元,增幅达40%;2003年公司主动控制增速,将营业额控制在1.55亿美元,公司得以休整;但2004年,营业额又突破2亿美元,公司又采取对策,2005年控制在1.95亿美元。当企业不需要打兴奋剂也能高成长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做大做强”对少数企业来说可能是“维生素”,对另外一些企业来说或许就是“摇头丸”。比如美国的雷曼、日本的八佰伴、中国的三鹿。这些企业缺少做大做强的基因,却注射了“做大做强”的猛药,初期躁动不安,继而发疯不止,最后骤然倒下。盲目贪大求快,看来不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而是“醉汉攀岩,有点悬”!

  ※ 戈尔兹: “企业家狂热症”康复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9688.html

更多阅读

第23节:把你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1)

系列专题:《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第2章  把你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  将积极的想法即强烈想要实现它的心情反复地输入到你的潜意识中是至关重要的。  18   将想法深深印刻到潜意识中  每天反复地想着你的

第46节: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生活,增进福利(4)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然而今天的花旗集团是由旅行者集团和花旗公司在1998年合并而来。在合并以前,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是旗鼓相当的金融巨头,业务范围包括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8年的旅行

第3节:当前10大热点(3)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各位看官可能也觉得好奇,出口到别的国家售价竟然比国内还便宜,莫非真的是倾销?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在大陆劳工便宜,不像美国有这个保险,那个公会的,成本怎能不低呢?国内价格贵的原因出在流通

第46节:先做他人的‘自己人‘--同体效应(2)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社会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相似,以及其他方面的相似。  还要注意,实际的相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这让我想

第23节:要做真正的聪明人(1)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第五章  要做真正的聪明人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在职场中,笨和聪明,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那些公认的聪明人,在职场中的命运往往不会

声明:《第46节:从做大做强到做深做厚(1)》为网友情歌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