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第5章 设定幸福目标--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在我16岁开始意识到追求幸福的重要性时,我所理解的真正幸福是我必须先到达一个无欲无求的境界--不再有需求与渴望,不再有使命与目标。因为我曾经渴望的目标(比如赢得冠军)不但没有带给我幸福,反而让我苦恼,甚至几乎精神崩溃。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有目标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样的目标,以及那些目标在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时至今日我可以肯定地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但在开始探索如何去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前,让我们看看目标与成功的关系。 目标与成功--为自己的承诺付诸行动 从整体而言,有目标的人成功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具有挑战性的明确的目标(设定了时限和具体的成果)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一种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心理学已经证明了目标和成功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也已经被我们自身的经验所反复证明过。在英语的语源学里,"concept"(概念)和"conceive"(构想)的关系并非偶然。通过概念,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有所构思,新的真相才能显露。在希伯来语的《圣经》里,上帝用语言创造了世界,他说让光明照耀这块大地吧,然后就有了阳光。《约翰书》中开始的部分是:"原初,我们有的只是语言。"同样美国也是以宣言的方式建国,通过语言表达了国家的目标、任务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