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实力的终结与深度危机:美国的极限》
总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浴血奋战的军官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更多像伊拉克和阿富汗一样的地方。尽管"全方位优势"的设计者们为了维持军事优势,希望高科技打击力量具有前所未有的致命性、广泛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从伊拉克和阿富汗退役的老兵们更清楚军队需要什么。他们依然致力于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但同时认为这种追求不仅需要先进武器,也必须能够让军队在地面活动,留守下去。反过来,这意味着必须有充沛的兵源和后方足够的耐心。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9·11"之后的战争留给人们一个截然不同的教训。与越战时期的抱怨相似,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政策的缺陷与美军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无关,却与华盛顿那些愚蠢文官多管闲事有很大关系。简言之,问题不在于军队本身,也不在于指挥官,而在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常务副国防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和副国防部长道格拉斯·费斯(Douglas Feith)之流,是他们不让军队履行职责。 约翰·巴提斯特(John Batiste)少将的指控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约翰·巴提斯特曾在拉姆斯菲尔德时期的五角大楼工作,后来愤然退役,成为这位国防部长最不客气的军事批评家。"拉姆斯菲尔德可怕的战略决定导致了美国军人毫无必要的阵亡。"巴提斯特在2006年9月声称。这位退役将军认为,拉姆斯菲尔德个人"应对美国及其盟国按照错误计划投入战争负责"。不过这只是开头。拉姆斯菲尔德还 违反战争基本规律,拒绝进行缜密的军事计划,无视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后缔造和平所需的艰苦努力,为阿布格莱布监狱等暴行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激起了武装叛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解散了伊拉克安全部队建制,(而且)用过度限制性的"清除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策束缚了指挥官们的手脚。
![第63节:吸取的偏偏都是些错误的教训(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4118938193.jpeg)
这个问题也不仅限于拉姆斯菲尔德本人,还包括他的主要副手们。巴提斯特称,拉姆斯菲尔德身边是一些"与他志同道合、对他百依百顺的下属,他们没有把握住战争原则的重要性、伊拉克的复杂性和战争的人道层面"。这个局面的后果大体上等于谋杀。"军队与敌人直接交锋时",拉姆斯菲尔德"却束缚了指挥官们的手脚"。 这就是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得到的第二个主要教训,这个教训迎合了巴提斯特等牢骚满腹的军官们,迎合了急于让布什政府承担任何过错的民主党人,也迎合了曾经傲慢地倡导战争、现在却急于摆脱责任的新保守主义者。文官傲慢和误判的补救方法非常明显:它需要把文官与军官之间的平衡转向有利于将军们,解除对高级指挥官手脚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