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实力的终结与深度危机:美国的极限》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军事行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之后,军事支出也会增加。布什在任期间,五角大楼的年度预算翻了一番,2008年达到7 000亿美元。美国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时,德国、日本和对美友好的海湾国家拿出数百亿美元,支付美军行动的成本,但这一次不同,战争支出的负担全部落到了华盛顿的头上。 可能不太意外但不好预测的是,"9·11"之后,花在"权利"上的钱也在增长。在国会的教唆下,布什政府打了一场"大炮与黄油"战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长。联邦预算再次陷入赤字,未再改善。 布什总统及其下属以维护美国生活方式的名义,把美国带入一项激动人心的宏伟工程,争取全球主导权。他们坚持杰斐逊以来的传统,试图扩大美国实力,推进美国自由事业。自由表现为富足,富足需要拥有大量廉价石油。得到这些石油要求美国消除一切疑虑,确保自己能在波斯湾发号施令。它要求进行石油战争。 但是,这种生活方式至少让两代人遵循自我满足和挥霍浪费的道德准则,反而大大削减了这项无所不包的帝国事业所需的资源。在布什总统的鼓励下,美国人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失时机地从这场战争中解脱出来。多数人成了看客,连外围参与者都算不上。布什及其政府成员不断声称美国是"处于战争中的国家"。华盛顿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正在打仗,而整个国家非常安心,就像没有发生什么战争一样。

士兵们在打仗,人们却在消费。美国只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不到3%,但是全世界每生产4桶石油,美国就要用掉1桶,进口石油占全美国每日需求的60%,而且还在增加。个人储蓄率一直下滑,2005年,它降至零以下,且未见改观。总体来说,美国人现在的支出多于收入。到2006年,年度贸易赤字达到惊人的8 180亿美元。第二年,公共债务总额超过了9万亿美元,或者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 许多美国人的确在尽情享受生活,至少21世纪初是这样的。2006年2月,《纽约时报杂志》发表了一篇措辞尖锐的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自由是买更多东西的代名词吗?"通过"9·11"前后的行动,数千万美国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鉴于消费倾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传动轴,布什政府非常欢迎普通公民忽视战争、返回购物中心。可是,一旦伊拉克战争显示出"震撼与威慑"的不足,就没有显而易见的方法把这个消费帝国转型为全球解放帝国了。"9·11"之后的美国,青年男女的爱国集会只不过是涓涓细流而已。没有父母愿意献出儿女为布什打仗。对于"9·11"事件带来的恐怖,多数美国人选择了一种"有限责任"版的爱国主义,即热衷于在车贴中宣扬自己的爱国心,而不愿背起行军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