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育界第1畅销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是吗?这样吧,我觉得你在计算机方面很有个性和潜质,我想让你主管学校的网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啊?"苏老师问道。 "学校的网络很好操作的,我想成立一个网络爱好者社团,两个结合起来,您做监管,我来执行。"薛晓达双眼充满着期待。 "很好啊,我们可以立刻向校长打个报告,我肯定校长也会同意。"苏老师高兴地回答道。后来,苏老师对我讲了薛晓达的这个提议,我对薛晓达更是刮目相看。 薛晓达写了一份组建网络爱好者社团的报告,很快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我认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热爱计算机的学生投入到对计算机的学习上来,发挥他们的个性,也可以避免他们再搞恶作剧。 薛晓达对我说,他先组建好学校的网络社团,然后再和社员们一起管理学校网络。他给网络社团取名为"网络俱乐部",并自拟了一份简单的书面启事,对计算机有兴趣的同学均可以参加。邀请启事刚贴出两个小时,报名参加的人就达到五十人。薛晓达没有想到报名的同学这么多,他不想打击同学们的热情,可是社团人数过多,也不好管理。他立刻找到自己的铁杆朋友来帮忙。他们将社员分为两个小分队,一个分队是精通计算机编程的社员,一个分队是热爱计算机但没有多高水平的社员。 我为薛晓达的网络俱乐部向学校教务处的老师申请了一间教室,他们的网络俱乐部就在学校网络中心苏老师办公室的隔壁,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有问题及时向苏老师请教。 就这样,薛晓达在苏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管理全校网络。他和社员们商量后,给各个社员分工,每人单独负责一个栏目,每天负责网页内容的更新,每周末大家集中在一起讨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薛晓达说,最难忘的是对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程序的编程过程,他和社员们下了很大工夫。当时图书馆的网络管理程序是请一家计算机公司做的,样式比较陈旧,而且存在一些漏洞,有些同学借书还书时,自己的学号和书号对不上。薛晓达和社员们认真研究,挑灯夜战,加班加点,有不懂的地方便向苏老师或者打电话向他们认识的计算机高手请教,重新制作了新的版本,得到了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薛晓达将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收获写成文章,我和苏老师就帮他发表;在高二的时候,薛晓达和社员们为学校运动会拉来赞助,并为提供赞助的公司制作网页,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认可的时候,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感到无比自豪。每个在网络俱乐部的同学都是开心的,他们不像其他中学生那样搞恶作剧,而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了需要的地方。
![第59节:★英才就从个性中来(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5033384358.jpeg)
十六岁的薛晓达被清华大学录取,听到有人说他是计算机高手时,他只是淡笑着说,自己只是个小顽童而已。薛晓达网络俱乐部的社员们在互相学习中,也都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良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然成就了众多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