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百度发展正史: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关于地域接近性的重要,李彦宏举了一个例子:百度早期在硅谷有部分研发人员,配合国内的研发团队一起研制搜索的Spider。后来发现该团队的效率非常低,不是因为中国的工程师不行,也不是因为美国的工程师不行,而是因为交流不畅,两边的工程师做的东西不在一个路子上。美国分公司的人员,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决策层要到中国来,与中国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要倒时差,浪费了很多精力。在方便交流上,日本显然比美国更有优势。 第二,语言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日本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这使得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日本的文化。日本人研究孔子理论、《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典籍,日本社会有很多习惯与中国相似。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日语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和语言上的相近性,可以使百度更好地理解用户的习惯和需求。 第三,日本市场上的主要搜索公司都是百度熟悉的。日本市场上的两大搜索引擎--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分别是中国搜索市场的No.2和No.3,在中国被百度超越。对这两家公司的市场推广模式、技术、产品、功能,百度都十分熟悉。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国,Google日本和Google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尤其是网页检索领域。 同时,李彦宏发现,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在本土化上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基本上是在照搬美国那套东西运营。Google日本的首页跟美国的非常相像,同样简单,都是在最明显的位置放一个搜索框,在第二明显的位置放一个"I?m Feeling Lucky"搜索框。Google的日文版的首页上,同样用英文放了一个这样的搜索框。 对于Google的这种做法,开始李彦宏想不明白。后来,他向日本一家专门协助国外IT公司了解日本市场的咨询公司询问,Google日本和雅虎日本首页上的"I?m Feeling Lucky"是什么意思,对方竟然回答说不知道。

由此可见,Google和雅虎在日本市场的本土化程度如何。 它们在日本犯错误就是百度的机会。 第四,日本本土缺乏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 其实,日本着手开发搜索引擎要早于美国,日本电信电话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和东芝公司等都曾拥有过各自独立的搜索引擎。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些日本国产搜索引擎还在相互竞争。但随着美国Google的出现,互联网信息检索业界的格局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剧变。雅虎和Google高精确度的检索服务,使日本众多门户网站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搜索引擎依靠雅虎和Google就足够了,因此日本国产搜索引擎全线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