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百度发展正史: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启动无线搜索 早在2005年左右,百度就开始关注无线搜索业务了。 2005年底,时任战略合作部负责人的任旭阳与技术总监郭眈开始合力筹备无线搜索业务部门。战略合作部门负责对外的商务合作和盈利模式规划,技术部门负责无线产品规划和技术开发。百度介入无线搜索体现了百度在创新方面的前瞻性和灵活体制。 2006年初,行业内众多投资者预计3G牌照将于该年年底颁发,导致大量投资商进入,无线互联网行业兴起。 无线互联网行业笼罩在一片"大干快上"的盲目兴奋里。此时,百度股价持续飙升,有了较为雄厚资本的百度,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的呼声,但是,最终,百度的领导团队冷静下来。战略合作部与商务分析、投资等相关部门合作,针对百度进入无线搜索产业链的市场关键点、用户需求、盈利模式等多项工作进行冷静分析。 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长期来看趋于融合,百度的目的在于让用户随时随地使用百度。因此,百度进入无线搜索领域是必然的。 对外合作方面,百度希望在产业链各个链条中达成紧密合作,把蛋糕做大。通过分析无线搜索的完整产业链,作为百度搜索的终端入口的手机厂商,成为百度的重点合作对象。盈利模式方面,百度的精准营销成为百度无线搜索的重点,结合手机可以拨打电话、方便付费等特点,百度的精准营销策略将得以更好地延伸。 作为百度无线搜索业务参与部门之一的战略合作部,即百度BD部,BD部成立得很早, 但是当百度的规模、知名度、影响力还很小的时候,BD部门只做一件事--跟很多网站谈合作,把百度的搜索框嵌到那些网站里去,后来这些业务全部归到了百度联盟发展部。

2005年2月底,百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任旭阳被调到北京任BD部总监,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产业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任旭阳负责BD部门后,发现百度的外部生态环境不太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连一个真正有地位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也没有。于是,决定重组BD部门,开始从公司战略的高度开展业务。因此,对人员也从零开始,重新进行招聘和岗位设置。 张东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加盟百度的。 面试张东晨的时候,任旭阳送张东晨一本名叫《现在,发现你的优势》的书,这是美国盖洛普公司的一个研究成果。该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核心优势,如果所做的事情适合自己的核心优势,就可能发挥得更好。该书还附有一些测试题目,帮助读者判断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张东晨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并做了一下测试,结论是他的三大特质包括:完美主义者、自信、个别。所谓个别,在这里是说有个性,同时一些见解、做事方法又不拘一格。测试完后,张东晨觉得挺符合自己特点的,他确实有完美主义倾向,比如写一篇东西的时候,对文字、标点非常注意,不能错一个地方。 这是张东晨第一次在面试的时候得到对方送的一本书。这本书让张东晨感觉到百度的文化真是与众不同。加盟百度后,张东晨在招聘的时候也向应聘者推荐那本书,如果有特别合适,或者他觉得条件很优秀的,就建议他做一下测试,双方可以加深了解。 张东晨加盟百度后的第一个任务是,找一家品牌知名度高的手机制造企业与百度合作,开展无线搜索业务,将百度开发的一套无线搜索软件嵌入其手机里,与百度一起推出免费的无线搜索业务。 当时,诺基亚中国在百度有一些广告投放,张东晨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了诺基亚中国的有关人士。 与很多跨国公司一样,诺基亚也是由总部决策,本地公司执行的。一开始,诺基亚中国公司对百度的这个合作提议并不是特别热情,因为他们没有详细了解这个业务,无法评估这个业务究竟有多大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向总部报告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这种情况下,百度决定走高层路线,因为当很多事情无法确定是哪个部门负责的时候,找该公司的高层领导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即使是分公司的高层,由于经常与总部接触,对总部的战略也会比较了解,知道总部的部分需求。 经过多方努力,张东晨见到了诺基亚中国公司的高层。从那里百度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诺基亚总部已经定下了一个策略:发展移动搜索业务,诺基亚在其他国家已经与当地的搜索引擎合作了。比如,在欧洲,诺基亚是与Google合作的;但在中国,诺基亚的步子要慢一点,因为中国公司尚没有启动这个项目,也没有相应的部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