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10)



系列专题:《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经济学的香槟》

  在郎咸平 ()①的眼里,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链的问题,他以事实来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危机。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是中国众多出口玩具中的一种,2007年中国曾和美国之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贸易摩擦。美国政府以及美泰尔等美国玩具进口商和零售商对中国的玩具出口产品百般挑剔,提出含铅量超标等问题。在制造芭比娃娃的过程中,不仅消耗了中国的资源,破坏了中国的环境,剥削了中国的劳动,但结果是什么呢?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但中国制造厂商只能拿到1美元。在芭比娃娃的产业链中,除了加工制造外,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中,总共创造了9美元的价值,是整条产业链中最能赚钱的部分,但几乎和中国的制造商无关。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② ()郎咸平称之为中国产业链中的"非常6﹢1"。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凭借价廉物美的优势,行销全球。据统计,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继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上升的成本压力,频繁因产品质量引起的国际贸易纠纷,印度、越南等更低成本国家的替代竞争压力,以及全球产业格局调整下被挤压的价值创造能力等。这些问题正逐步演变成中国制造业难以启齿的日见微薄的利润率,尤其是那些靠代工生产的中国出口制造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畅销的背后,中国制造业的实质上的低价值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郎咸平痛心疾首地指出:产业链阴谋下的中国企业就是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极快,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我国这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扭曲畸形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以推动GDP的方式(或所谓的"以GDP为纲"的理念)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以GDP的组成为例,欧美、日本的GDP当中70%是消费,也就是社会需要什么物品,就生产什么物品,因此是正常的经济成长。我国GDP当中消费只占35%,是欧美、日本的一半,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老百姓必须存钱上学、住房和看病,因此不敢消费。那么我国GDP其余部分是怎么构成的呢?超过一半GDP都是固定资产投资,而欧美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我们的一半。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到处可以看到的高架路、桥梁、地铁、地产等等,这些过度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成长。所以我国经济就是一个畸形扭曲的"二元经济",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链定位错误而苦苦挣扎的制造业,另外一方面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建设工程极其火爆,包括钢铁行业、水泥行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及替他们融资的银行等等。前者占了经济总量的七成,而后者占了三成。这种二元经济就是中国的特色,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有关政策的错误,使得二元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①

  曾以《问题与主义》一书风靡中国学术界的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也以一种忧患的目光回眸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在和《南方周末》记者笑蜀等人的对话录《改革开放30年与解放思想》一文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明显造成了无穷的祸害。我甚至觉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该是指给老百姓以发展经济的权利。而对于政府职能来讲,我觉得政府职能从来就不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世界各国的政府都是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像我们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有一些提法是不太对的,包括什么以招商引资为重中之重等等,我觉得是不应该给这些企业制造障碍,这是应该提倡的,但是是不是要以招商引资为重中之重,甚至有的地方出台的什么‘谁和招商引资企业过不去,谁就和某地人民过不去‘,这就明目张胆鼓吹官商勾结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0477.html

更多阅读

第23节:了解经济学,必须先了解《国富论》(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4章《国富论》:它说了什么全世界所有学经济学的人,都必须读《国富论》。即使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甚至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常常自称,他们仍会不时地拿起这本书,重温那些有趣而重要的观点

第24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所以中国遇到的难题绝不是开动政府投资机器就能挺过去的,实质上是一个分配的体制问题。  如果不加快改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进行经济的深入改革,中国未来恢复均衡的方式只可能是:通

第23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如果4万亿的政府投资不能促进既有的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模式明显变化的话,仅仅是为了减缓短期经济下滑,那么2010年后,中国经济还得看外需,若G3经济体迟迟复苏不了(可能性很大),政府储蓄又花

第22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但是不管怎样,即便只有60%-70%的真实新增信贷量,单月新增8000亿-10000亿也是天量了。若按照这个速度,中国2009年8万亿的新增信贷也未必挡得住。中国拥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

第21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1)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  最近3个月,中国信贷呈现爆发性扩张,2008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1?2487万亿元,2009年1月份单月新增信贷至1?62万亿元天量。同一时间中国物流与

声明:《第53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10)》为网友帅气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