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3)

 第46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3)


系列专题:《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经济学的香槟》

  1990年诺奖得主莫顿·米勒认为:"股票市场是可以为企业提供刺激的。但,我们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严重问题。因为它们不单只是工厂,简直就是城市,它们有学校、消防队和其他很多单位……你们首先应该把企业与其他事业脱离,然后可以将工厂股份化,但必须想办法安置那些从关闭的老企业里转移出来的工人……必须谨慎行事使这种过渡缓和一些。不要试图立刻解决一切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2.关于人口问题

  1992年诺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我们对大多数国家观察的结果是: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条经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特别是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人口的出生率就会下降……富人倾向于少生孩子,特别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生孩子就越少。因此,我认为教育是一国控制人口最有效的避孕药和最好的解决方式……政府方面应发挥什么作用呢?在促进和资助教育方面应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中、小学方面。尤其是对那些贫穷的人,他们自己交不起学费,那么,政府就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大多数国家完全或主要由私营企业为雇员提供岗位培训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家庭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给孩子教育、价值观、训练、知识和培养孩子的习惯。" ()①2005年,加里·贝克尔做客北京大学,发表了题目为"知识、人力资本、人口和经济增长"的演讲,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源将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贝克尔说:"在21世纪,人力资本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起决定性作用,对知识的投资也将获得回报。"《环球时报》记者宋念申采访了贝克尔,并发表了题目为《爱学习的国家进步快》的专访文章。

  所谓的"人力资本",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绝对清晰的定义。但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包含的主要方面,是人的知识、技能、生产能力、价值观、态度等。他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都已经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回报率。在现代经济中,技术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在工资增长方面似乎变化不大,甚至高学历者的工资增长,还一度出现下降的趋势。1979年,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写了本名为《教育过度的美国人》的书,书中认为,高学历者工资水平相对下降,是因为受了过高的教育所致。"但是",贝克尔说:"这本书问世的第二年,情况就出现了变化。"高学历者的工资快速增长,到20世纪末,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如今,人力资源的投资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已占有很高的比例。

  在北京大学,面对众多学子发表这样的演讲,有其独特的意义。今天,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中国大学生们的普遍问题。不少学生在提问时,都提出了就业市场上高学历者难找工作的现象。贝克尔认为,应当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投资知识的优势终究会显现出来。

  有人将贝克尔的经济学理论称为"经济帝国主义",即他倾向于认为,用经济学方法(比如每个人都追求效益最大化、市场平衡等)分析其他社会现象,比如家庭经济、犯罪问题等。在演讲后的专访中,记者把话题引向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0484.html

更多阅读

第23节:了解经济学,必须先了解《国富论》(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4章《国富论》:它说了什么全世界所有学经济学的人,都必须读《国富论》。即使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甚至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常常自称,他们仍会不时地拿起这本书,重温那些有趣而重要的观点

第24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所以中国遇到的难题绝不是开动政府投资机器就能挺过去的,实质上是一个分配的体制问题。  如果不加快改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进行经济的深入改革,中国未来恢复均衡的方式只可能是:通

第23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如果4万亿的政府投资不能促进既有的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模式明显变化的话,仅仅是为了减缓短期经济下滑,那么2010年后,中国经济还得看外需,若G3经济体迟迟复苏不了(可能性很大),政府储蓄又花

第22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但是不管怎样,即便只有60%-70%的真实新增信贷量,单月新增8000亿-10000亿也是天量了。若按照这个速度,中国2009年8万亿的新增信贷也未必挡得住。中国拥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

第21节: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1)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天量信贷扩张折射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  最近3个月,中国信贷呈现爆发性扩张,2008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1?2487万亿元,2009年1月份单月新增信贷至1?62万亿元天量。同一时间中国物流与

声明:《第46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3)》为网友倾城红颜醉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