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佛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叫"佛陀的教育",我们经常从中得到教育的启迪。佛教中人说"虚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真正的包容与谅解,才是真正的和谐。 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包容的内核是和谐,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走入歧路的人步入正轨,潜力得到发掘。其实,包容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如果我们孩子心中装着大海,那么就一定能够感受到大海的宽阔。
![人性光辉 第44节:第四章 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6031936226.jpeg)
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性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 树不直,难以长大成材,因为在生长过程中难以舒展,也无法抵抗更多的风雨雷电。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地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生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 求知也是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入,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在全美国选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在收到的回信中,有两封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大又红的,十分喜欢。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抢,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被送到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