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猿猴变成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人变成动物只是一夜之间。"现在地球变暖了,人心却变冷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况,这也给当下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 有一位父亲问儿子:"你记忆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断是什么?" 儿子毫不迟疑地说:"是那个晚上,我参加完童子军聚会,你来接我回家。在路上,你停下汽车帮我捉萤火虫。" 事情如此普通,这位父亲已经不大记得了,却成为儿子最美好的回忆。当时儿子知道父亲很繁忙,满以为不会停车的。这是父子在一起的美妙的晚上,父亲的行为是在对儿子说:"我爱你,我在意你,为了你我愿意做更多事。"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

友泽是个贪玩的孩子。一次,老师组织学生去郊游,但不巧的是天下雨了,因此活动被取消了。 友泽感到很郁闷,他怒气冲冲地赶回家。一进门,他甩下书包,一头倒在床上,不说一句话。父亲见了,决定和他谈谈。父亲用手拍了一下友泽:"你看上去很不开心,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可以跟我说说吗?" 于是,友泽把郊游的事跟父亲说了一下。 父亲听他讲完后说道:"这雨什么时候下不好,偏偏这个时候下。" 友泽紧跟着说:"是啊,为什么现在下呢?" 双方沉默了一会,友泽说:"哦,这次不行,可以等到以后再去。"显然,他平静了许多。在下午余下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发过脾气。 通常,只要友泽气愤地跑回家,他的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全家人,使每个人都不开心。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深夜,直到他睡着后才算结束。没想到,今天父亲的一席话竟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我们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让别人知道他们能够爱并且被爱着。在交流中,无声的行动有时能与话语一样重要,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赏识。 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记得陕西有一位特级教师请教我,他们班上有六十多个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一视同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