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自序 很多人认为,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实际上没有改革的空间,所以"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广大教育者陷进了迷茫中。很显然,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希望建立在教育体制的变革,或者具体的教学方法创新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之根,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当前教育的出路在于--回归到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包括进一步反思--教育是什么?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由此,我们将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这是这本书要集中探讨的问题。

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了。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我从来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我在演讲中尽量回避谈论教育技术,因为我深知每个父母和教师身上都是百药齐全,只要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能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