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案:沟通力》
在各层面的交往中,避免多层次听众、增加一对一的私下交流能减少混淆不清的状况。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爱人在场时你无法直接同爱人的母亲沟通,不妨考虑两人单独吃顿午饭。三个人的交谈和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其差别是巨大的。三个人在场时,每句话针对的是两个人。对爱人母亲的一句话,爱人如果在场,他必然会有所反应并作出回应,要不他就试图改变话题。 事先计划、减少情绪干扰。总体而言,制订计划能增强信心,减少对沟通抱有的不安情绪。 制订计划解决棘手问题。事先把将要发生的事情捋析一遍,能帮助我打消自己的疑虑,减少对另一方过多了解自己“底牌”的担忧。比如,假设我正同房地产商交涉购买一套我非常想要的房子,我甚至愿意出比市场价高得多的价钱。我担心对方会让我报我能出的最高价。为了应付这一问题,我可以按以下方法来准备: 我要好好掂量掂量这件事。你也许能说服我这套房子比我所想得要更值钱。但如果你一心想知道我能出的最高价,我肯定会报一个很低的价,不能让你那么容易就探得虚实。这么说吧:我喜欢这所房子。在我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我愿意出它所值的价钱。我们现在就来谈谈它究竟值多少钱。 我并不需要记住这几句话,但应对方法已想好,为此我不用担心要我出最高价的事了(或者,如果我是房地产商,就不用为报价低而不安了)。同样,如果害怕泄露敏感信息,我可以事先准备好一套安全方案来处理该问题。 准备以诚相见。为了解对方,我一定希望对方能多谈谈自己。如果我事先了解到困扰你的问题或你不愿谈及自己的原因,我应当知道我该说些什么以使你在与我交谈时放松自己。我可以吐露些我自己的个人隐私,如果对方也愿意敞怀,我则洗耳恭听。比如: 两年前我跟我丈夫关系紧张。当时对我打击很大,以至我早上懒得起床,不再锻炼,饮食失调,也不再和朋友们来往。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我感觉就好多了。
![第32节:沟通:作决定前征求和倾听对方的意见(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61823565080.jpeg)
在很多场合,比如面对一位刚离了婚的朋友,我能预料到双方的交流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影响。如果我预先想到会出现的情绪波动,想好自己所要了解的情况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有助于促进双方的沟通,有利于共同解决实质问题。 设计沟通场合和沟通方式。如果双方关系紧张,一定是沟通出了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僵局,我们不妨事先创造一个有利于双方畅通交流的场合。 这样的场合应当是中立的,有助于创造安全、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从而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一个熟悉的地点和环境能帮助人们以友好的态度和就事论事的方式去处理原本会造成情绪冲突的问题,并且有助于提高沟通的质量。定期定点和适当的处理方式将很有裨益。比如工会和资方管理层经常建立委员会来处理工人的不满情绪。两家合作公司有时各自指派专人来共同处理双方之间可能发生的纠纷。夫妻之间也不妨在每周抽出固定时间说一说各自的安排或议一议攒起来的问题。有对夫妻决定去附近一家超市的肉食区讨论他们的所有分歧,因为他们俩曾在那儿解决过重大分歧。对他们来说,那种场合有一种“合作气氛”,双方都能保证不发脾气。看到分歧并为之采取应对措施,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妨碍双方有效沟通的负面影响。 即使我们不愿为讨论敏感问题备一个特定场所,我们仍然可以规定一些基本原则,使双方在心理上都感觉更安全。有分歧时,争执双方没有人愿意首先提出建议,唯恐这会被当做是一种承诺。碰到这种情况,指定某个时间和地点专门用来献计献策,也许是个不错的想法。任何当事一方都可以在此提出建议或最不切实际的设想,而不用担心你的建议会变为承诺或日后为此担干系。 实践:从双方关系的大局出发进行沟通。虽然我们尽可能细心地设计沟通过程来改善双方关系,我们仍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们把握好沟通方式,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我们会逐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