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做有价值的职场人:做有贡献的人》
通过分类和反思,他们将持续提高对工作的要求,不仅可以详细描述工作的内容,而且能够具体地指出需要防范和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他们知道只有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背景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不是泛泛地罗列自己的工作成果,而是将自己的工作成果按照不同的标准完成分类。 ★他们在与别人说明问题之前,首先要求自己对自己说清楚。 ★他们对于工作的理解,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些具体的内容,而是在能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完成对自己的要求。 2)深入现场面对问题 /240 多用眼睛,并"弄脏"自己的手 实践出真知,如果不真真切切地去做一些事情,就不可能对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对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系统的认识。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都有一种叫做"弄脏"自己手的文化。比如在日本,企业会要求管理者和技术员去体验现场的操作(通过让自己的手弄得和普通操作者的手一样脏,而让自己对现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非常注重现场管理的丰田公司,更是要求管理者多用眼睛去确认问题和工作成果,其实这就是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体现,而如果管理者仅凭嘴巴和耳朵来完成工作,就会因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而让自己陷入瞎指挥和不切实际的泥潭。 如果管理者已经在用眼睛工作的时候,他当然可以同时用他的嘴巴进行说明,用他的耳朵去确认周围人能够理解多少,以及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会用眼睛确认工作成果、确认问题。 ★他们要求自己体会真实的操作过程,要求自己的手和操作者一样沾满油污,从而让自己的新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 ★多到现场去体会,才能使管理措施真正有效并得以落实。这其实也是实事求是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二、保品质压成本 1.提高品质和压缩成本 1)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175 质量,永远不是检验出来的 很多企业对于质量的认识有着一种误区,就是只要加强检测,将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出来,问题就解决了。然而他们不知道,质量永远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 如果质量检测工作仅仅是"递交一份判决书",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企业已经为这些不合格产品支付了成本,延误了交货期,市场也将随之做出进一步更加严厉的回应。所以质检工作如果仅仅是"递交判决书",而没有后续的改进手段的话,如果不能为不合格的产品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予以纠正的话,企业的生存空间就变得非常让人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