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做有价值的职场人:做有贡献的人》
第二次相同的"意外"能说明什么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屡屡遭遇相同的"意外",只能说明当事人对"意外"没有认真地总结,没有针对第二次之后如何避免相同的"意外",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完成一系列相应的调整。换句话说第二次以后发生相同的"意外",只能说明当事人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因为他们放弃了认真规划和总结的机会,所以也就等于放弃了对自己未来的责任。 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意外"的时候,其实这恰恰说明管理者对这些"意外"的关注是不够的,即便是管理者真的对一次次具体的"意外",做出了某些纠正和说明,但这也不能证明他是在履行着自己作为管理者应有的职责。 下属在工作中遇到各式各样的"意外",如果他的上级不能够针对他所遇到的"意外"帮他完成汇总的话,作为下属就更难完成相应的总结了,因为比起管理者,他们的工作经验少,能够使用的资源也有限。而作为管理者每次当下属遇到"意外"的时候,就一次次地帮其加以解决,其实也是逃避职责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因为他的下属再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对于下属而言又是一次"意外",而管理者却深陷在每天要面对很多相同"意外"的尴尬境地。 管理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要从下属的工作中表现出来,要从下属一系列工作的成效中得以证明,所以他就不应该允许下属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意外"发生,他要努力帮助下属,梳理这些"意外"。同时因为管理者可能不仅仅有一个下属,面对这些下属所遭遇的各式各样的"意外",他要做的首先就是把他们进行统计,并加以分类,之后形成对一件件具体工作的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下属避免相同的"意外"多次发生,才能让管理者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第23节:四、做什么(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63490218177.jpeg)
★当发生第二次相同的"意外"之后,就要求自己完成更深刻的反思。 ★他们会持续地努力,让那些相同相近的"意外",在下一次的工作中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们会帮助下属在更大的范围里收集、整理、分类各种各样的"意外",之后形成对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规范要求。 3.身体力行 1)用成果说话 /230 用成果证明自己 爱岗敬业的人,始终会要求自己用成果证明自身的价值。为此,他们会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对照着四个不同标准来完成检查,这四个标准就是"做了"、"做完了"、"做成了"、"做好了"。 每次在遇到问题或者是与其他的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他们都会首先要求自己对自己说清楚--我是否在做我该做的事情;我是否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做更重要的工作;哪些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