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股市大赢家:我用K线写日记》
一般来说,越多人谈论的股票,获利的机会越少,最好赚的钱,已经给先知先觉者赚走了。我们为求心安,低位不敢买股票,等股票涨上来,又嫌它们涨幅已大或市盈率太高,希望等价格回落时再买进,甚至为了内外盘的一档之差而没买到。这符合我们讨价还价的日常经验,而我们却常因此错失一段行情,或被迫以更高的价格买进。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用在股市最是贴切。正如罗兰?巴瑞克所说: "在日常生活中颇有用的心理因素,只有在处理静态情况时才有效,在起伏不安的股票世界,反而让人迷失。" "买低卖高"说来容易,但由于违反了人性的正常反应,以致大多数人跟不上市场的脉动而反其道而行。当股价探底完成时,大多数人早已远离市场;当股价在怀疑中成长,我们对之前空头市场的梦魇余悸犹存,只敢牛刀小试,小赚后就想落袋为安。

即使赚到了钱,我们一方面把赢来的钱放入独立的心理账目中,贴上"利润"的标签,这些钱就像赌场提供的赌资,钱的分量变轻,我们因而愿意投资风险较高的股票,也较容易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原本心理账目中被归类为"资金",大都存放于定存的钱,因受到市场气氛的感染,而提领出来大买股票时,操作难度已升高。即使专家也常涨时看涨、跌时看跌,不管股价涨多高,总有权威名师"保证":股价至少还有一成至一成五的涨幅可期。 大买后如果股价续涨,由于我们已将股票的上涨视为常态,乐观的心态常会压制住卖股的念头。跌势开始时,我们流连于之前股市的繁荣景象,什么是追高杀低的心理循环? 我们通常在股价大涨后才会大买,大买后如果股价续涨,由于我们已将股票的上涨视为常态,乐观的心态常会压制住卖股的念头。跌势开始时,我们流连于之前股市的繁荣景象,相信股价会再涨回去,常会继续持有股票,等跌势明朗时信心开始动摇,直到股票暴跌的煎熬超过忍耐极限,才会绝望地杀低,终于完成一个"追高杀低"的心理循环。 相信股价会再涨回去,常会继续持有股票,等跌势明朗时信心开始动摇,直到股票暴跌的煎熬超过忍耐极限,才会绝望地杀低,终于完成一个"追高杀低"的心理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