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3)



系列专题:《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美国大萧条》

  还有一个方法就叫过程,过程里面其实最重要的是他突出了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一点我想对于我们后面的讨论也很重要,其实这个也是常识,就是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人就生活在时间里面,所谓时间、空间,在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通常的经济学,一般的经济学,在分析经济活动的时候会忽略这个时间,他会认为这个时间不存在。比如说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会讲供需平衡,但是你要知道,比如说一个东西的价格是由供需来决定的,奥地利学派一般不这么看,第一,我们从一个个人主义的立场来看,还是说卖大米,生产大米的人可能有几亿,或者卖大米的,起码一个城市里面,卖大米的都有几千家商店,然后买大米的只有几百万人,那你怎么知道所谓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什么?你没有办法统计,而且就算你有办法统计,这个统计也毫无疑义,因为等你统计出来以后,大家都买完了。所以其实这里面一个是从个人角度来讲,从行为主体来说,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总的需求者和一个总的供给者,这个是不可能的。还有一点,就是我刚才讲的,有一个时间的过程,我们通过交易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最后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说你通过任何其他的东西没有办法计算出来,因为你不可能说把这个时间取消了。

 第5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3)
  我想这些就使得奥地利学派和特别,尽管他有很多的,像个人主义、主观主义,都被我们主流的,比如说像萨米尔非的(00.20.53)他其实也讲到很多理论,就是说部分的吸收了奥地利学派,但是奥地利学派的特征太明显了,以至于他没有办法被主流的学派完全吸收,所以他是一个比较边缘,但是有自己特别鲜明特征的小众经济学,我们说主流的是大众的,奥地利学派就是小众的,我们其实可以受到很多思想上的冲击。

  苏小和:秋风老师刚才讲了奥地利学派的一个方法论,我个人之所以对于这个书有兴趣,我想首先吸引我的原因是他背后的方法论,我看到的奥地利学的方法论像秋风老师刚刚讲的,是基于人的行为或者是动机。

  第二,他是以理论思想见长,而不太关注于史料,因为在他们看来,历史的演绎只能是证伪,就是证明他是错的,但是不能证明他是对的。就是历史本身不给我们提供一个理论的框架,所以他更愿意通过理论推导,来发现一个真理,也就是发现他们对奥地利学派的整个常识。

  第三,当下我们全球经济的现状,我们都说有一个分工的概念,就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甚至是市场与个人得关系,因为我们知道市场的主体肯定是每一个人,经济学是从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出发,追求人类社会最大的物质。关于市场与政府的分工,关于政府与个人得分工,我个人认为,在奥地利学派的整个理论框架里面已经到了极致。我的意思是说,可能我们看到的芝加哥学派,甚至早期的一些古典经济学,他们对个人得关注并不是那么强烈,更多的可能是关注于分工、价值、供求关系这些东西对人的把握,并没有真正拿出整个经济学的框架,所以我们在奥地利经济学派里面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企业家这么一个词,今天我们是信口就来,但是我想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知道,企业家真正能够进入经济学的框架就是从奥地利学派开始的,在此之前没有人分析企业家。我记得(阿玛利亚森)的老师叫(罗宾森)夫人,他就特别不喜欢这个研究,他说他搞这种不可以数据化,也不可以模拟化的东西,觉得经济学谈(00.23.55)是垃圾,还警告他如果你继续搞这个我就我收你了。结果(阿玛利亚森)就一直沿着他自己的伦理去做,就彰显出一个新的学派,而且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今天回到奥地利学派,其实是想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美国,他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这个我们都知道,可是美国一样出问题,一样的出那么大的麻烦,中国表面看起来,可能本质上也是,他是一个政府主导的,一个投资型的,一个完全由政府导演的经济,然后添加一点点市场经济的元素,所谓的双轨制到今天为止还是有他的模型,所以一边是在我们看来很理想的自由经济的社会,一边我们看来可能有些专制,有一些政府太大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都遇到了麻烦,都遇到了金融危机,而且在今天我们看来,可能中国的危机相比美国还要好轻一点,所以很多人就提出一个,在我看来也是很正常的追问,是不是我们世界上的自由经济体系遇到了挑战,是不是我们应该回到中国模式上来,回到一种计划经济,回到一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上来,是不是早期我们的经济学提倡的大市场小政府的那种模式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所以这本书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他就告诉你,经济的繁荣,比如我们前30年,事实上是由政府导演的,政府增加信贷,支撑了一个30年的繁荣,如果说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萧条期,也是政府因为繁荣过渡,信贷扩张过渡而导致的。那么接下来怎么来医治今天的经济大萧条,你看我们政府的方法,包括美国政府的方法,依然是继续扩大投资,美国是1万亿美金,中国大家都知道是4万亿人民币,政府还在导演。在(罗斯巴德)的理论里面,他希望政府在这个时候能够改弦更张,能够停止政府继续搞信贷扩张,让市场自己调节,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框架。大家想一想,这就回到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政府与市场分工问题,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小政府大市场的,因为市场足够大以后,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的权利就足够大,所以哈耶克的理论就在这个地方,他说如果有人控制你的财产权,那么你的思想的权利,你的行走的权利,你其他方面的权利都会受到控制,所以他希望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第一位的要素应该是产权。所以我个人认为,(罗斯巴德)的这本书,包括整个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真正是对人的一种最大的尊重,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原因,所以我读的比较认真,07年就开始读,一直到今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1492.html

更多阅读

海量阅读的好处 第5节:第一章 解读‘课内海量阅读‘(3)

系列专题:《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说实话,当时让王馨婕跟韩老师上学,我是有顾虑的。武寅冬(王馨婕的妈妈, 北海学校的老师)回家经常说韩老师是名师,在语文教学上有独到的研究,已经 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以前武寅冬并没有

第16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14)

系列专题:《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美国大萧条》  提问:秋风老师刚才你讲了,为什么美国人他会从低谷里走出去,原因是什么?其实秋风老师已经讲了,因为美国的政党替换了,胡佛是民主党的领袖,然后共和党上来了,他们两个之间,我看了克雷德曼的

第15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13)

系列专题:《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美国大萧条》  我们刚才讲了,历史上如果没有二战,美国就不会走入萧条,我觉得这样你也低估了市场本身对于政府行为的纠正,政府确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妨碍市场恢复正常,但是并不等于说你由此就把

第13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11)

系列专题:《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美国大萧条》  苏小和:我补充一句,他认为当年胡佛的决策导致了当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延长了十年,按照他的推算,如果是市场自我修正的话,最多三年。  秋风:罗斯巴德有一个结论就是说,他没有效果,实际说反

第12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10)

系列专题:《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美国大萧条》  我刚才开始就说了,奥地利学派一个最伟大的方法论,他认为史料里面没有真理,因为历史是错误的,我们要通过思考发现真理。我们讲两个案例,我觉得在座的应该有兴趣,一个是日本,他同样遇到了

声明:《第5节:苏小和和秋风对谈录(3)》为网友燈光下的淒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