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3G帝国反击战”的失策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在某纸质媒体上看到一篇谈3G的文章,文章长篇大论,说中国移动沉默良久,现在已经用“上网本”开始反击了,特命名为:“3G帝国反击战”。可惜的是,文章只是列举了很多的流水账信息,没有分析,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文章似乎在为中国移动发现“上网本”的这样一件事在“欢呼”、为前几个月中国移动的“失语”表示强烈的不理解:为什么不反击呢?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中国移动“出招”了8226;8226;8226;8226;8226;8226;笔者以为,记者写这样一篇文章应该要更有深度一些,也应该学学逻辑思维,要不,花了那么多人力和精力写出的文章会让人失望。  

  该文章的核心是:“上网本是中国移动在3G上开辟的第二战场,解决手机终端不足的短板,为抢得网络、黏住客户,为未来决战赢得时间和空间。”笔者觉得,中国移动的此项决策正确与否外人自然很难评说或知道全貌,但从中国移动现有的消费群和占据的核心价值来看,此为权宜之计,并不值得大肆赞美。  

  其一,国家对中中国移动政策性的限制  

  中国移动暂时“失语”,并不见得是中国移动“不为”,而是“不可为”。这是政策层面的原因,毕竟中国移动还是国有控股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3G的未来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文章也说到:“根据工信部的意愿,在未来3年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将各发展5000万3G用户”。那么,似乎可以这样推测,国家之所以“限制”中国移动快速在3G业务上的领先,是为整个市场的培育和良性竞争来考虑的。毕竟中国移动相对联通和电信,在“中国移动王国”的领域里强了太多,太多。  

  其二,上网本在3G战中的角色  

  上网本可以叫做中国移动“帝国反击战”?简直可笑,不要看到现在上网本在宣传攻势下有了一点销量,但跟整个笔记本市场比起来,不值一提;再则,从国外3G的发展看,上网本也一直销售惨淡。所以,中国移动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帝国反击”,而是一种战术性保护或侧翼保护策略,但绝不是战略的决策。

  你可以说,现在中国移动的宣传力度很大啊,花了多少钱等等。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移动现有的实力一方面是受到了短期制约;另一方面是确实需要出招了,这是引起“关注”,或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3G上网本充其量是一个过度产品,在现有“终端”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转移一下消费者的视线,却很难做到主流化。  

  其三,中国移动3G战略的失策  

 中国移动:“3G帝国反击战”的失策

  请允许我说“战略”这个词,中国移动的3G战略不要离开手机这个平台,这是最大的优势资源,尽管现在还不具备这个“终端”条件,但一旦被竞争对手先入为主,损失就大矣。  

  现在有一些很奇怪的现象:中国移动进攻“上网本”,而电信则借助天翼品牌,大打手机无线上网的牌,都想在3G时代来临时,挤进对手的“大本营”。笔者觉得,倒不用那么急功近利,最重要的是稳固自身和强化自身的优势,将其塑造成核心能力。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应该很有心得了,看看以前中国移动和联通的竞争,可见一斑。联通在诉求自己的通信信号好于中国移动时,从来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管是130还是CDMA,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移动常年围绕通信的信号所做的努力。而且这个“优势”已经根深蒂固了,短期很难改变。  

  上网本作为“帝国反击”,无疑是可笑的,当作为侧翼战,起到保护和“骚扰”对手却是可行的。“帝国反击”当然这只是媒体的一厢情愿罢了。 

  其四,中国移动如何取得3G战的胜利  

  中国移动目前说的最多的上网本,是可视电话,但真正能够体现中国移动3G价值的核心内容却不见踪影,也就是说,中国移动现在玩“空手道”。但是电信是抢得了先机的,因为“高速上网”本来就是它的优势,只可惜,电信也在诉求3G中所有的项目,抑或是把重点放在了手机上网上了,着实让人费解。  

  根据新浪网近期所做的《网民3G使用调查》(36万余人参与),“最吸引你的3G业务特色是什么”,选择上网本的只占9.4%,而选高速上网占到7成以上。从中可以看出,网民最心的是3G的上网速度,而不是上网的那个“本子”。  

  中国移动要取得这场“3G战争”的胜利,首先,应该在培育3G终端上下手,尽管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一旦成为了这个“网”的消费者,就会形成习惯和品牌忠诚,而且转网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在品牌的传播上,要制造一个高点或标杆――最好的3G网络是中国移动的,目前这一块来看,中国移动原有的优势已体现无遗,做得很成功。  

  据新浪的调查显示,6成以上的网民认为中国移动是最好的3G网络运营商。当然,我们知道,现有的三种标准中,WCDMA是应用最广泛的3G网络标准,也即是联通现在的标准。  

  其次,联合中国和世界强势的手机品牌开展3G手机的产品开发。据调查显示,3G手机最被网民认可的是诺基亚,占35%以上,其次是中兴占24%以上。在这个资源上,中国移动要中国移动2G网络的渠道优势,抢得先机。特别是利用消费者的规模效应和现在网络升级时的技术合作,项目合作资源,以排他协议,独家定制这些品牌的手机。  

  推出高端的试用机型,起到示范作用,至少在“中国移动3G”这个网民最认可的运营商面前,不会被没有内容的形式所“刺痛”。  

  再次,尽量少花精力和资源在过度产品和3G其他应用的推广。中国移动要形成的优势一定是以手机为平台的,而不是上网本或仅仅提供一张上网卡。所以,在宣传其他应用时不要过于突出了“副业”,一定要聚焦在“手机上网”――更高、更快、更强。  

  最后,制定有吸引力的资费和套餐,留住顾客的心。高端用户起到的是带动作用,在3G时代来临时,最重要的是让中间层的网民参与进来。所以,在资费和套餐上要有一定的吸引力。据新浪网调查显示,目前制约2G向3G转换的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资费太高,占到调查人数的近50%。  

  中国移动千万不可心急,看到电信天翼疯狂的广告和地面攻势要能忍得住,毕竟3G的大幕才刚刚开始,中国移动只要在自己核心的能力下下足功夫,电信和联通要想占到主导地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对3G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152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移动:从大象快跑到众马齐奔

     从2009年全业务竞争大幕拉开,到2012年3G竞争如火如荼,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发问“中国移动大象还能快跑吗?"。然而,在我们在苦苦追寻问题答案的时候,今天我却发现,大象能不能快跑对中国移动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问题的本身已经发

中国移动:移动改变生活 责任从“心”开始

   2007年3月,中国移动发布了首份电信企业责任报告。2011年4月21日,中国移动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移动连续第五年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也是通信行业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以往报告不同,此次中国移动将

中国移动:警惕“被老化”危机

  因为工作关系,6年前开始就有一个关注运营商广告的习惯。最近半年的广告让我心里有点不解,“为什么电信、联通的广告更加简单、更加统一、传播也更加有节奏;而作为老大的移动,反而总给人一种乱象丛生的感觉”。我第一个直觉就是,“中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品牌的战略实践

金融营销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品牌的战略实践文/本刊记者闫芬 周再宇 马轶红发自北京1994年7月31日,当时26岁的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第三营业部经理黄艾艾正与几个同事晚餐小聚,突然听说“‘平安长寿’条款已经通过,可以正式签单”的

声明:《中国移动:“3G帝国反击战”的失策》为网友假动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