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生只干一件事:瞄准一只兔子》
蒙德在建厂的同时,也在不间断地进行试验工作,以完善这种方法。第一次实验彻底失败之后,他干脆住进试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他的住处同工厂的距离只有几十米,但他还是在卧室窗户上安装了一只铜铃,拴上一根长绳子直通厂区,以便在夜晚需要他时,能及时叫醒他。 1874年,蒙德的工厂终于建成了,一开始,生产的情况并不如意,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亏损严重,但蒙德毫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6年之后,工厂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下降了。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 蒙德和他的主要合伙人约翰?布隆内尔一起努力,吞并了一家竞争对手,然后把他们的工厂扩大为“布隆内尔-蒙德公司”。短短几年之后,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 实际上,确定自己的目标不难,而实现目标却很难。蒙德的成功,在于他能坦然面对创业初期的艰难,雷厉风行地采取了大量行动,并让别人眼中的障碍,变成致富的手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蒙德的创业经历为这句话加上了注脚。 6.2你的眼里只有它 猎豹向兔子奔去的时候,眼光不会看自己的脚,而是会直视它追逐的猎物。在整个追逐的过程中,它的眼里只有那只兔子,别的已经都不重要了。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应该像猎豹那样,全身心地投入,不要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分心。 父子和年幼的儿子走在雪地里,父亲看到远方有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跑到那棵树,但不是比赛谁最快,而是比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好吗?”儿子听了很高兴,因为比速度他肯定不是父亲的对手。因此,他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认真看着自己的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儿子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见父亲已经先到了,这并不令他意外,而令他意外的是:父亲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竟那么直,简直就是一条直线。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要走出一条直线,最好的方法不是低头看着脚,要是瞪大眼睛注视前方的大树。只要你的眼睛始终不离开目标,就能轻松地走成一条直线。 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能让我们分心的事情太多了,这时我们需要看着远处的目标,争取走出一条直线来,直达目标。 美国人菲勒是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他性格倔强,不喜欢上学,还经常逃学。但他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这一点令他与众不同。一次,菲勒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租给同学们玩,向每个人收取半美分。一个礼拜之后,他居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老师得知后惋惜地说:“假如你生在富人的家庭,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这对你来说太难了,你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小商贩。” 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老师所说,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把每一样东西都经营得很好。虽然在贫民窟范围内,他已经算是出人头地了。但他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小商贩,他的一生都在为财富而辛勤耕耘,最后真的成了大富翁。 菲勒活了77岁。临死前,他在报纸上发布一条消息:“我将要去天堂了,愿意给失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每人收费100美元。”这则看似荒唐的消息,却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又净赚了10万美元。如果他能多活几天,赚的还会更多。 连自己的死亡都能卖到钱,可见菲勒的赚钱术真是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地步。

金融家摩根也喜欢赚钱,同样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保持了一个生活习惯,每天黄昏,他就到报摊上买一份当地的晚报。当他的朋友下班后都忙着娱乐的时候,他却在阅读报纸上的股市信息。他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足球,而我只喜欢研究怎么赚钱。”在谈及投资时,他总是说:“玩扑克时,你必须认真观察每一位玩家,从中找出一位冤大头,假如你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