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标管理当作一个方法使用,管理水平会有提高;如果把目标管理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就叫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
中国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得就是目标管理。曹操的“望梅止渴”就是目标管理的运用。当然实事求是地讲,把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最先提出的还是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人彼得·德鲁克。
把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举国推广应用,曾经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那是一个刚刚摆脱“政治挂帅”的年代,在刚刚结束政治运动的时候,用搞运动的方式推行管理方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那个时候我正好从教师岗位调到了厂长秘书岗位,赶上了这波学习潮,也算是受益匪浅。当然任何事情只要超过了一个度就会走向反面。学习型组织建设失败就是一个证明。
回到当下,我感到人们把目标管理当作一个工具运用的多,当作方法体系运用的少。当作工具运用最普遍的就是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似乎实行目标管理就是为了绩效考核。我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又落入了他人窠臼。彼得·德鲁克本人也说,目标管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管理哲学而非管理技术。针对美国企业把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质量管理大师也是美国人戴明对此就曾大加挞伐。戴明强调目标管理会带来压力和恐惧,导致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其次,戴明认为在恐惧基础上实施的考核和奖惩,不可能给员工提供真正的动力,并有可能造成短期行为。
为什么目前通行的绩效考核都以结果为导向?为什么大多数绩效考核方法使用效果不佳?这统统都与被误用的目标管理法有关!德鲁克本人也承认,由于目标确定的不易,目标管理在企业运用而失败的事例不在少数。我不知道国内的管理学研究者和从事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有没有注意到别人失败的原因何在。为什么我总是强调从失败中学习?知道别人为什么失败,自己就可以少走弯路。向失败学习的道理就在于此!
张国祥老师的目标管理观如下:
一、实现企业目标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一个企业的管理必须自成体系,不能今天学松下,明天学海尔,不能东拼西凑,更不能搞成大杂烩。学习是必须的,但照搬是不可取的;借鉴是有益的,但照抄是有害的。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管理人员要明白:你的企业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在管理上照抄照搬的“四不像”企业不是畸形就是短命(畸形者往往也短命)。检验我的话正确与否,最简单的就是问一下你自己:我们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企业的目标和别人相同吗?即使你提出了和他人相同的目标,其实施的方式、实现的途径、达成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为什么全球那么多企业学松下、学丰田,这世界松下只有一个,丰田也只有一个?为什么全国那么多企业学海尔,这世界海尔还是一个?因为管理体系不可复制!因为每一个企业必须自我生存、自求发展。
决定企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前提就是你的企业是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体系、是否健全了自己的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就是通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活动!注意管理与企业管理可是二个概念(管理定义请参阅张国祥老师文章《企业规范化管理之绩效考核》)!企业管理是包含在管理之中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人员管什么?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广大员工做什么?归根结底一句话: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企业目标展开的。如何实现企业目标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二、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都是具体而独特的。
张国祥老师曾在《企业规范化管理之企业战略》一文中指出,企业战略各不相同。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绝不可人云亦云。企业目标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企业全体成员的一切努力就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的。
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都是具体而独特的,这应该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共识。此处不再赘述。
三、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目标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目标展开。
是人都讲责任到人、是人都说落实到位。上世纪八十后代刚刚推行目标管理时,也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这说的就是目标分解。
企业发展目标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实现。具体到某一时期的目标必须分解到个人,只有企业全员的目标达成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只有企业各个aihuau.com时期的目标实现了,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只有企业一定历史时期的所有目标实现了,企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其基础就是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时刻都围绕企业的目标展开,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做出了有益的价值贡献。如果员工仅仅是来上班,一张报纸一杯茶,除了打卡没耽误,企业的目标怕是永无实现可能。
目标如何落实到人?这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机构健全、岗位设置合理、流程管理规范化、实行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构建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以上各条一个都不能少!张国祥老师对以上各条都分别作过阐述,所以不再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