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提高网站点击率的圣经:在线为王》
对这种差异最合理的解释就是1-9-90 规则随着参与某一特定用途的复杂性会成比例地增减。毕竟上传自制视频到YouTube 与简单的在维基百科上点击按钮、编辑词条所花费的力气是不同的。通过数个月来对数据的观察,我们已经从尼尔森的原创中发展出我们自己的1-9-90 规则了。我们的数据显示:所有对Web 2.0 网站的访问中,只有不到1% 的访问是由用户生产的媒体(如把视频上传到YouTube), 其中9% 的访问(根据复杂度不同,这个数字可能是3% ~ 9%)来自用户通过编辑词条或增加评论的方式与消费者创作的内容进行互动,90% 的访问仍然是毫无任何互动的"潜水者"式访问。 我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个1-9-90 规则是否是一个技术复杂的功能呢?也就是说,随着创建和上传内容的操作日益简易,这1% 的实际贡献者会有所增加吗?或者这1% 的贡献者会带动上传、创建内容的趋势吗?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长期追踪了每个小组的百分比,我们首先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和上传内容会变得更加容易,如果同期百分比也保持稳定的话,那么这一比例的访客则较有可能成为贡献内容的带动者,从这6 个月的数据来看的确如此。这一结果成为解答谁在使用Web 2.0 的另一种方式。

观察YouTube 和维基百科这两个网站的访问量与参与量,我们会发现,由于参与者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阶层等人口特征的不同,参与情况也会产生显著的差异。维基百科的访客在性别上没有差别,网站的访客以及那些正在编辑词条的参与者中,男女几乎各占一半。尽管如此,访客的年龄方面还是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观察发现,18 ~ 24 岁的年轻访客人数众多,几乎占据了访客总体的25% 。 当我们缩小范围,只观察那些编辑维基百科条目的访客时,发现18 ~ 24 岁群体的占有量下降到17% 。与此同时,词条编辑者倾向于年长的访客,结果显示,45 岁以上的编辑者占41%,而全部访客中,超过45 岁的访客占网站访客的33% 。显然数据告诉我们,就维基百科的人口统计而言,年长者在教育年轻人。更有趣而且也更令人费解的是在社会经济阶层中所存在的差异。就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来说,与网站的其他访客(包括城市中产阶级)相比,来自郊区、小城镇以及乡村地区的中产阶级比含有城市中产阶级在内的其他访客更乐于编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