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灵感不会在规定的时间敲门(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82865050717.jpeg)
系列专题:《职场经: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4.灵感不会在规定的时间敲门 对于很多"思考型"的工作来说,并不是我们一思考,就会产生灵感,也不是说,我们坐在办公桌前冥想8小时,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文艺性的工作尤其如此。一位想要创作一幅传世名作的画家,当他架起画架,准备好一切工具之后,不是马上就去动笔,反倒可能背着手,出去泡一壶茶,或者温一壶酒,在茶韵酒香中期待灵感的到来。这个时间,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月,也许是一年,甚至,也许是永远。同样地,一个有志于投身文学事业的青年,也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还记得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么?里面那个想成为大作家的"梦尔斯泰"李梦,搞了一年了,他的那部震撼人心的大作,还只写了一个200字的开头。 灵感,就像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一般,常常在我们追求她的时候避不见人,让我们辗转反侧! 岂止文艺工作,科学的灵感也常常不在规定的时间来敲门。大家都知道,物理学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因为一个早熟的苹果落在了正在树下休息的牛顿头上;青霉素的发明,竟然是弗莱明在培养一些葡萄球菌时的意外收获……可事实上,在这些看似撞大运似的成果后面,是他们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苹果砸在思考中的牛顿头上而有了万有引力,如果砸在别人的头上呢?可能就是被人吃掉吧。 我们不是艺术家、科学家,我们从事的工作也没有那么高深,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工作的结果如何,也常常取决于我们是否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了奇妙的灵感,从而让一个原本普通的工作获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或者,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 有一个单位,开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话,底下的职员各行其是。 "小李,别讲话,听我说!" "张小姐,你能否等一下再绞你的指甲?" "老王,我说什么你清楚吗?" …… 这样的话,局长每次开会都要说。这让他感到很郁闷,提醒也提醒过了,骂也骂过了,甚至也宣布要对开会时不注意听的人进行惩罚,可是没用。 局长大人实在没了脾气,便找到办公室主任,让他想办法建立一套制度,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办公室主任接受了这个艰难的任务。事情明摆着,这就是"法不责众"。如果一个一个地去抓,抓到后就处理?那这个会还怎么开?好,就算抓了,也处理了,下一次你能保证他不是表面上没动作,底下的动作特别多?建立制度?什么样的制度能管得这么死?难道让大家只能像个小学生一样,双手背在后,头扬起,眼睛注视前方?不可能的事嘛!何况,就算控制得了大家的行为,你又怎么去控制他们耳朵里听什么,脑子里想什么? 虽然这位办公室主任搞了多年的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对于这项工作他想了好几天依然不得要领。这不,局长大人宣布又要开会了,他的解决方案还一个字都没写。他愁眉苦脸地想:开会嘛!不像别的工作总有专人负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自然,即便是事关自己,那领导不是单独在和自己谈话,也可以当成耳旁风。这就是个责任承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