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经: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这二者的区别是本质上的。"人手"被别人要求如何工作,被工作所牵引和掌控,他们不过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人才"却能够从日常做熟的工作中分析利弊、总结经验、提出方法、解决问题,他们是工作的灵魂,是工作完成与否、完成好坏的关键。做"人手"还是做"人才",关键就在于是否做到了"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曾经在某杂志上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家快递公司,主要业务是为都市商圈的写字楼服务的,这些写字楼一般都位于地铁沿线,快递员使用地铁投递十分方便快捷。美中不足的是成本较高,虽然这个城市的地铁网络较为发达,而且换乘任何线路都是一票到底,但毕竟进一次站就要买一次票,而快递是哪怕一个单件也要出站送到的。况且,由于竞争激烈,现在城市快递的收费价格都压得很低,因此,如何既保证服务到位,又能节省自己的成本就成了每个快递公司必须面对的事情。

绝大多数普通快递员很少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需按照客户的要求、公司的制度把东西送到目的地就好了,交通费用自然也有公司承担。可是,这家公司的一位快递员却在琢磨,每天坐地铁,花的钱可真不是小数,公司这么多快递员,加起来就更不得了了。虽然大家各自有负责的区域,但一个区域内有多少写字楼?分布在多少地铁站附近?用自行车送当然省钱,可服务的快捷又很难保证,这样就没有竞争力了。 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休息。在回去的地铁车厢里,他看见有人背着包上来,等车一开动,那人突然把包打开,向车厢里的乘客兜售光碟。他想这真是个便宜买卖,无需场地还客源丰厚,只要不出站,几块钱的车票就能在地下卖一天……不出站?他兴奋地想,那快递也可以这样啊!只要在地下专设几名快递员,用手机短信和地面上的快递员联系,在地铁的出入口进行交接,那么,不是能将地铁交通费省下一大笔么?地铁公司也没有不允许在出入口交接物品的规定啊!何况本公司主跑写字楼,递送的物品大多都是较轻的文件资料,交接是很容易的事情。 他把这个想法跟公司一说,公司领导非常高兴,很快便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并加以施行,果然每个月能节省下一半以上的开支。对于这样一个肯为工作思考的快递员,公司自然也很赞赏,并愿意给他机会承担更为重要也更需要积极思考的工作,升职加薪理所当然。这位快递员后来成了一家全国著名地产公司的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