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当今世界,是一个由美国金融霸权主导的世界。在美国这部精密的国家机器精心运作的、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背后,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国际垄断资本的意志。美国长期实行"双赤字"政策,国民储蓄率近乎为零,但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凭借其金融霸主地位,毫不吝惜地消费着穷国提供的廉价商品和资本。 在全球化旗帜下,国际垄断资本几乎渗透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美国打喷嚏,全球就感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联储主席就是"世界中央银行"行长,美元利率变动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美国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其金融战略与政策意图。作为资本运作高手,美国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来不做亏本生意。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资本市场为交战双方立下"汗马功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立即向百废待兴的日本和西德输送资本,帮助它们医治战争创伤。当然,美国在伸出友谊之手的同时,也为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一旦昔日盟友出现赶超自己的迹象,美国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打压。打压方式有时被掩盖得严严实实,有时也是赤裸裸的。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对美国产生了巨大冲击。国难当头之际,尼克松总统首先选择单方面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放任美元贬值,让全世界来分担风险。 而今,美国感到了中国的"威胁",于是故伎重演,开始打"人民币升值"这张牌。当然,这些"伟大的博弈"主要是在经济金融领域里进行的。不过,美国也常有凶相毕露的时候,如美国多次发动中东战争,目的"既不是为了民主,也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建立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发展资本市场,首先必须发展投资银行。日前,温家宝总理在其发表的《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一文中强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有此认识,实在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