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2008年美国出台的《关于外国人兼并收购的条例》,对外资收购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规定:第一,只要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对外资的投资目的存有疑虑,不论其入股多少都可以对交易进行审查;第二,打算收购美国敏感资产的外国投资者,将被要求呈交关于以往在军队及政府部门服务的个人信息;第三,一旦外资收购交易被裁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相关外国企业可能面临高达数千万美元的罚款。由于赋予外国投资委员会被赋予对已完成交易的外资并购的重新审查权,这更加大了外资并购美国企业的潜在风险,而美国则可以随时取消或改变已达成的出售协议。 在外资监管方面,美国总统具有最终裁决权,保证了权力间的制衡,降低了外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风险。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在技术规范与股权比例上也有明显的限制。如规定:在美国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的外资银行,在取得一家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5%股权之前,必须得到美联储的批准。其次,外资拥有一家银行不少于25%的有投票权股份,即被定义为收购。无论新建子行或收购银行,外资银行母行均须事先得到美联储批准。相比于美国,中国在加入WTO时,为何要对金融开放做出过多的承诺? 3.美国金融霸权中的投行思维 美国独立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迈克尔·赫德森先生曾对美国金融霸权做出深刻的分析。他在被美国政府禁止在日本出版的著作《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一书中指出?,美国金融霸权有四大支柱:一是以军事、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家主义力量;二是美国的货币帝国主义;三是美国的资源帝国主义;四是美国的农业和粮食战略。此外,笔者认为,美国政府深受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影响,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灵活地运用"投资银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早在2007年春天,笔者就写了一篇文章《美国金融霸权中的"投行思维"》,对此做了如下揭露?。 美国是当今世界霸主。一定程度上,即便是日本、欧洲、抑或崛起中的"金砖四国",都难以单独与美国分庭抗礼。美国的霸主地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政治和军事上,甚至还表现在文化上。美国之所以称雄于世界,归根到底是由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决定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初步奠定了霸主基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国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纵横捭阖、翻云覆雨。虽然美国经历多次冲击,也曾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其霸主地位至今依然牢固。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是地地道道的"资本运作"高手;换言之,美国擅长运用"投行思维"。美国用投资银行思维方式处理重大国际问题,可谓是得心应手、屡试不爽,总在困境中化险为夷,顺境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