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本质是 公平是最大中国梦



     中国梦,人民梦,而人民梦,最大梦,就是公平。泱泱大国,几千年历史,公平有多少?人民不期盼有多富,不期盼有多强,人民最期盼的,就是公平。有一天公平实现了,人民梦也就实现了。

  一、什么是公平?

  这里先谈谈公平概念的界定。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公平概念的界定,但大多都注重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公平问题。比如,在古希腊时代,人们更多是从政治权力分配来探讨公平问题;而近代以来,人们探讨公平,更多是从财富分配方面来讨论。其实,公平是一个综合概念,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公平应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在政治层面,公平就是政治权力的公平分享,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表达政治权力的平等机会,不应有歧视;在经济层面,公平主要是经济收益的公平分享。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于先天资源的经济收益,比如来自地球或宇宙的一切资源收益,应是全人类平均分享,这样才符合公平原则,因为对于先天资源,地球人谁也没有做出过贡献,理应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没有任何理由单独占有;而对于后天劳动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应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应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同时,对有先天缺陷的人,应实行人道保障原则,这是对按劳分配原则不足的补充。在文化层面,公平就是应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文精神。一个人若时刻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其与人交往以及与社会交往,自然就会更倾向于公平合理处理问题,而不是只考虑自己,或以自我为中心。

  二、公平是发展的首要问题。

  首先,从人文精神层面看,公平是道德之基。社会不能缺乏道德,道德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灵魂,而公平是产生良好道德的优质土壤。一个社会有公平,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能得到合理报酬,这样就会鼓励更多的人对社会做出贡献。反之,则反之。公平是土壤,道德是花朵,土壤肥厚,花朵自然鲜艳,土壤贫瘠,花朵自然枯萎稀疏。

  其次,从经济层面看,公平是效率之基。公平与效率本质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有公平,劳动付出就能得到合理回报,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劳动投入生产过程中去,生产效率自然增加。另外,公平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契约意识,因为平等的人格之间更容易建立契约,也更容易互相遵守契约。而契约意识强,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好处。另外,若没有公平,人们的精力会更多化在非生产方面,这对社会也是一个巨大损失。所以,社会若没有公平,不排除可能会产生一些效率,但这种效率是不长久的,也最多是局部的,从社会整体而言,最终可能是无效率的,甚至是负效率的。

 中国梦的本质是 公平是最大中国梦
  再次,从政治层面看,公平也是产生好的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公平。没有公平,自然就很难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在等级体制下,民主只会是一部分人的民主,或者只会表现为一种伪民主。民主与公平,是一对互相催生的范畴。民主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民主。另外,不公平的政治,也容易导致寻租和腐败。

  第四,从社会层面看,公平是提高社会幸福度的有效途径。不管是精神收益,还是物质收益,总会对人产生两种效应: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绝对效应是不与人比较而产生的效应;相对效应是与人比较而生产的效应。由于人是天然的社会动物,人总是活在人群中,所以,人对相对效应会更看重。而公平是产生相对效应的重要基础,所以,公平的社会,人们会更幸福。一些研究也表面,不平等的社会,人们的痛苦度会更高。

  第五,从生物演化角度看,不公平不利于团体成员之间合作,而公平则有利于团体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团体成员之间善于合作,就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和分工效应,就有利于对抗自然和社会的风险,这对团体的生存和壮大十分有利。从生物群落看,凡是注重合作的群体,其生存的几率就高,其自然竞争力就强;从人类社会看,凡是善于合作的民族,总时不时或经常处于发展的强势,而凡是不善于合作的民族,或总是一盘散沙的民族,就容易受外族侵略和欺负,同时,抵抗力也弱。

  第六,公平的环境是提高国家改革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在不公平的环境下,任何改革都是艰难的,都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顽强阻碍。所以,要提高改革的有效性,首要的是要创造公平的环境,要将公平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由此,才可能为其他项目的改革铺平道路。比如,要推进法治化、市场化,没有公平,法治社会就很难真正建立,平等的市场交易也就很难进行。同时,在没有公平的条件下,一个国家自由度的提高,未必就是好事。一些研究表明,对发达国家而言,自由度的提高与幸福度提高相关性高,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度的提高与幸福度提高相关性反而较差。这里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程度更高,而在不公平的环境下,自由度越高,少数强者会更好,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未必就能得到较大改善,社会幸福度未必就能得到较大提高。

  第七,从历史看,为什么中国总是陷入循环中,而没有发展?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严重缺乏公平。一是集权体制,导致权力分配严重不公平;二是经济收益的分享,也是严重不公平,由于经济收益严重不均,社会往往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三是儒家文化,虽然也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实践层面,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公平观,或者就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公平观,这两种公平观本质都是一种人文精神上或文化价值观上的严重不公平。由于严重缺乏公平,社会发展总是头重脚轻,导致社会运行总是极不稳定。每当社会财富分化严重到极点时,社会动乱就不可避免,最终让中国历史落入治乱的循环中而不能自拔。同时,由于社会严重缺乏公平,国家也严重缺乏凝聚力,一盘散沙,对外族入侵也产生不了有效抵抗力,国家也就容易落入外族长期统治的境界。

  第八,从国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为什么有些国家总是处于落后状态,根本原因与缺乏公平密切相关。比如非洲一些国家,政治上集权腐败,经济上少数人占有多数收益,文化上愚昧不平等,最终就很难发展,或者最多有增长,而无发展。再比如拉美一些国家,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也让这些国家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困难。

  第九,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为什么这些国家能够率先发展起来,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公平是一个核心因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文化基因中的公平。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这是政治上的公平。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这是经济上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欧洲社会的发达,公平既起到了手段作用,也起到了目的作用。从手段看,正是公平的底蕴为欧洲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目的看,也正是对公平的不断追求,让欧洲各国不断改革和完善制度,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三、如何建设公平社会。

  第一,公平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综合推进。没有政治层面的公平,就不会有经济层面的公平,同时,在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也就很难反映出真正的公平观。同样,没有经济层面的公平,政治层面的公平也就很难保证。比如,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民主政治最终就是有钱人的游戏,民主最终就是金钱民主,而不是人民民主。同时,经济上的不平等,最终也导致文化断裂,形成富人与穷人各自独立的二元文化体系,富人有富人的价值观,穷人有穷人的价值观,在公平观上,必然也是各自为政,互不认同。另外,若文化基因中没有公平,政治层面的公平与经济层面的公平也很难实现。比如印度就是一例。印度政治是民主政治,但印度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却极为不平等。种姓制度就是极为不平等的文化建构,将人分成不同等级,最终导致人在政治权力上和经济权力上都很难实现真正平等。从长远看,印度最终要为自己在文化层面所体现的不公平埋单,印度发展,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如何综合推进公平,重要的是要建设公平的制度。公平,最终体现在制度上。在政治制度层面,如何实现公平:一是所有职位应向所有人公平开放;二是想办法要让更多有德行的人担任政治领导职务,德是政治的第一要素;三是要让弱势群体有自己利益诉求的充分渠道,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要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制度设计。在经济制度层面,如何实现公平:一是要对经济强势群体进行经济利益限制,比如对垄断组织,国家要考虑从法律等方面进行约束,要让其获取合理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二是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持力度。

  第三,从长远看,要实现公平境界,建设公平文化是灵魂。首先,公平的文化是建设公平制度的底蕴。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主体都是人,而人是文化的动物,所以,文化在制度的建构方面,是一个隐形的主导。其次,从历史演化角度看,当一种文化还未形成时,文化的变革相对容易,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也相对较小;但当一种文化有一定历史时,并且已深入人的灵魂时,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就很大,并且改造难度也很大,这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其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或在短期内就有巨大成效。中国在文革中,曾想破四旧,也想改造旧文化,但却只是有形而无实,该破的没有破掉,不该破的反而被破掉,反而让旧文化的灵魂大肆风光了一番。

  第四,如何建设公平文化,需要从习俗改造入手。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是硬核,直接改造往往很难,可不妨从外部进行突破。而习俗是文化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所以改造价值观可不妨从改造习俗入手。而习俗实际就是日常生活方式,所以说改造习俗也就是改造日常生活方式。如何改造日常生活方式?一要注重运用法律武器,要从立法上考虑改造习俗,要对一些旧的不文明和不公平的习俗要通过法律来进行制裁和限制;二是要注重进行持久的教育,从中小学抓起,宣传新习俗的好处,揭露旧习俗的坏处;三是要重视发挥文艺、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第五,在建设公平方面,权力阶层也要积极发挥好的作用。虽然建设公平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行动,同时,也是一个全民行动,但权力阶层,在制度变革中,往往具有主动权。这时,权力阶层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就很关键。若眼光短浅,想死死抱住既得利益不放,最终可能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也得不到,这也是历史实践的反复证明。

  第六,知识分子要发挥好公平建设的启蒙作用。民众也需要启蒙,有时,道理未必自然就明,也需要人去宣传和讲解,尤其是对于一般老百姓,往往是忙于日常生活,对一些道理未必就有深刻思考。没有思考,必然盲目,在这种情况下,你本来是为群众着想,去为群众办事,但群众未必就真领情。比如,在文革中,彭德怀是真正为老百姓的痛苦进行呼吁的人,却反而被老百姓天天批判,让彭德怀天天痛苦,这就是愚昧的具体表现。而启蒙,就是要扫除这种愚昧。知识分子由于读书多,且富于批判精神,所以,知识分子理应要发挥好启蒙的作用。

  第七,公平建设也离不开国民敬畏意识的培育。公平是一杆秤,而敬畏意识是保持秤平衡的重要保证。有敬畏,但没有公平,只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而有敬畏,又有公平,则公平会得到进一步加固。

  第八,公平建设也需要培育国民的理性精神。一个民族有理性,就会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追求,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公平是实现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根本保证,所以,有理性的民族,也就更容易实现公平境界。一个不注重公平的民族,其实也是短视和非理性的一种体现。

  第九,要认识到推进中国社会公平建设,任务长期而艰巨。一是由于历史文化的悠久,要消除中国文化中的不公平基因,就很困难。二是由于几千年的集权统治,要消除不公平的政治惯性,也是一件难事。三是经济的落后,也给消除不公平问题增加了很多难度。目前,推进中国社会公平建设,一是要重文化改造,要建设有理性、诚信、敬畏意识的文化或人文精神;二是领导积极推动很重要,虽然最终需要全民觉醒,但带头人是各级领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2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是寡头制 制造业寡头时代

原文地址: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是寡头制作者:一梭烟雨-余律师 民主集中制的开创者是列宁而不是马克思,1905年列宁修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制提出“民主集中制”,既有少数职业革命家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驶领导权。中央委员

心无城府才是最大的城府 新浪博客-苏岑 廖英强新浪博客

心无城府才是最大的城府   (2012-07-03 11:49:28) 转载▼标签: 情感分类: 情感精明的女人有副好脑子,但精明的女人未必有个好人生。举眼望望周围,活得舒心受人爱戴的女人莫不有点“傻傻的”,于是万万个伶俐女子开始愤愤不平:“世人怎么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 重庆本质传媒

谭 天【内容摘要】继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等学说之后,笔者提出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意义”是诠释传媒生产与消费的核心概念。意义经济包括意义消费、意义影响和意义服务三大部分,它具有文化性、产业性、技术性等多重属性。当

谁是最大的生产板蓝根上市公司? 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

谁是最大的生产板蓝根上市公司? - [股市十万个是什么]2009-05-30最大的生产板蓝根上市公司00522白云山其他的相关的H1N1概念股票由于禽流感已成为全地球人最为担心的事件,那么它对证券市场究竟影响如何?带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值得我们

声明:《中国梦的本质是 公平是最大中国梦》为网友木槿七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