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
我孩子高考完了跟我说起她考数学的体会:她没打算做最后的题,所以就非常沉着地按照这个思路往下做。由于我事先给她出的六个比较难的解析几何题目培养了她良好的心态,所以她就不害怕解析几何题了,反而感觉这个题目其实很好做,于是很轻松地就把她过去经常受阻碍的概率题目和解析几何题目拿下来。做完以后,她一看表,离交卷还有二十多分钟,她一想没事了,那干脆就来看看最后这个题,反正也不想做出来。心情轻松,时间宽裕,就看看最后这个题,能得多少分就做多少分的,竟然把最后那个题也拿下来了,所以才有了147分的成绩。 第八,防止慌场。所谓慌场,就是考试的时候,本来以为这个题对自己来讲难度不大,结果一看第一道题,当头一棒,怎么也找不着感觉。干脆把第一题放过去,再看第二题,发现第二题更难。连续碰上这么几个难题,心里就慌了。这一慌,脑子出现一片空白,本来会做的题目也不会做了。这种现象称为慌场,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当你慌场时,就想一想,如果是高考之前,遇到几次慌场,你能把它克服,到了高考的时候就不会慌场了。所以在一些大型的考试中,遇到慌场,大可以这样想:多亏这次慌场不是高考,它提前到来了,高考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慌场了。这样一想,反而为这种慌场的到来感到高兴,一高兴可能就心态平和了。另外,就算高考时真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先闭目沉思,然后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里就这么想:反正这一场考试已经这样了,我也别着急了,能做出一个是一个,也许我先把最简单的题目做出来,心态就平和了,头脑就冷静了,再回过头来看刚才这些题目,就找到思路了。所以把刚才遇到挫折的那几个题目放弃,去看其他的题目,而且看其他的题目时,也别指望有大的收获,这样很容易冷静下来,可能很快又找着感觉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应该这样想: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这个题目我既然不会,其他同学也不会轻松的,大家是公平竞争。这样一想,你不就不慌了吗?

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4年,我当时在沂水一中带高三,结果数学考完以后,全校的学生哭成一片。那年高考题出得确实有点变态,我那个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在高考120分满分的情况下,考了49分,而这个学生竟然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题目比较难时,一般的考生突然感觉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比较大,所以一下子就慌了。从最后的结果看来,大家其实都一样的。所以考场的慌场,可能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慌在你个人的心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