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
第二,进入考试阶段先要审题。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我发现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你误读了这个题目。你在误读的基础上来做的话,你可能感觉做得很轻松,但这个题一分不得。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你一旦把题意弄明白了,这个题目也就会做了。会做的题目是不耽误时间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在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单纯地写那些步骤并不占用多少时间。 第三,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做的题目,就快速地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以为前边题目的分数不值钱,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所以我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腾出时间来检查。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那些难题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我上高中期间,有一个比较虚荣的心态,大家都在忙着做题的时候,如果我突然交了卷,大家从沉思中惊醒:"他怎么交卷了?"或者用一种吃惊的眼光看着我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爽。高中期间考试时,我做题是比较快的,但是只要会做的题,一般都能一次做对,而做错的题目,回过头来检查也检查不出来。因为你第一遍以为这样做是对的,先入为主,你过了一会儿回来检查,也检查不出来。所以我就训练自己一次做对,既然回来检查,也检查不出错来,那干脆我就来了个一次性的处理--提前交卷。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考数学,我的数学老师监考,发完卷子以后,一共两个小时的考试,我做了一个小时就把卷子给做完了,也不检查,直接交了卷,全班同学看我做得这么快,全都抬起头来瞪着眼睛看着我,特别是数学老师非常吃惊地看着我,我把卷子一交,那个老师反正也没事干,就拿着我的卷子在那儿看,我就站在门口等着这个数学老师的反应,那个数学老师把我的数学卷子看了一遍以后,冲着门口对我竖起大拇指,当时那种感觉太幸福了。就为了追求这种感觉,使得我平常的考试保证只要会做的题目尽量一次成功。1978年高考的时候,我的这种行为换来了回报,高考的题量太大,所以我就一头扎到题目里边疯狂地往后做,即使这样,后边还有两个大题没做完,铃声一响只能交卷。我发现只要我做过的题目基本全是对的,虽然后边还有两个大题没做,我的数学成绩还是非常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