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
还有一个计算能力。如果你平常会做的题目老是做错,或者稍微有点计算量,你心里就打怵,那你当然没法儿应对高考计算能力的要求。对大家特别有挑战的,就是解析几何,解析几何发展到最后,往往形成一个庞然大物,对计算不过关的同学,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高考既然把计算能力作为四大能力之一,你平常就应该好好练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三个能力就叫空间想象能力。这个茶杯,是个三维的,画在一张纸上,它就是个二维的东西,我一看就能想到三维的立体图形,这就是空间想象能力。建筑工人要盖楼,有谁天天抱着一个楼,都是拿着一卷图纸,一般师傅看着这个图纸,就知道哪儿有一面墙,哪儿有一扇窗,他完全能通过图纸,想象出这个楼的整体架构。空间想象能力在高中数学中有一门学科,是唯一的一个载体,那就是立体几何。所以有人问,立体几何今年考不考,那还用问吗,高考考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是通过立体几何,是每年必考的。你如果觉得立体几何还不过关,那你得抓紧突破。 还有一个叫应用能力,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高考每年都要牵扯到一些应用题,大家都比较害怕,那么你尽量地多跟这些题目打打交道,熟了不就不害怕了吗?所以从高考的考试要求来看,我们就应该知道平常应该突破的重点。
![fifa online3 第35节:‘三基四能一创新‘和难度分布(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85021716662.jpeg)
高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难度分布。高考的难度分布是3∶5∶2,就是基础知识占30%,中档题占50%,难题占20%。今年我看个别省份,调整到4∶4∶2,这就更好了,这个信息就说明,这个省份可能今年的高考题基础题占的比例大,可能前边的部分,要降低难度,但你可千万别指望说高考降低难度。 无论是3∶5∶2也好,4∶4∶2也好,前边的部分都是80%,这80%就是基础题和中档题,这80%就是120分,这120分就叫"有章可循",就是说这120分,它不回避成品题,有些直接出自课本上,有些就是前几年高考题简单的改变,有些就是大家手头的资料上多次见面的。那么我提示大家,高考的这个动向说明一个智力正常的高中生,高考数学都有能力得到120分。 如果一个学生,数学得个50来分,70来分,那说明你平常肯定是不用功的。所以那些得不了120分的,是什么原因呢?要么就是智力不正常,这个可能性极低;第二就是放弃学习,这个对高中生来说也为数不多;第三种也就是最多的一种,就是也投入,也拼命,题目做很多,但还是得不了120分,那是因为你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所以我再次重申,按照这个要求,高考的学生,数学得120分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要有信心。 后边的30分,也有四个字,叫"防不胜防"。这30分经常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个,填空题的最后一个,还有大题的最后一个。要么是创新题,要么是难题,它是考察你的数学品质、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这样的题目在短时间内想把它提升上来,恐怕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平常的复习应该有这样一种心理准备,一般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学生,后边的那30分,得起来就比较轻松,但是要是没有参加过竞赛这种挑战的学生,得后边的30分,恐怕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都不一定能得到。如果你前边的120分都还没有把握得到,你可千万别去鼓捣那30分,否则就在战略上出现一个严重的错误了。后边这个30分,它是难题,但并不是说,难题不得分,我们平常的复习可以把这个难题给放弃了,但到了高考的时候,你还有一种信心,"不会也能得3分"。因为高考还有个规定,说难度系数在0?4以下的,那就叫难题,但是如果这个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了0?2以下,就被判为废题了。要是废题的话,是要追究命题人的责任的。你想想这个题出得很好,搬到试卷上全国人民都得零分,那它是变态的,它区分不出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高考中的难题,总是能鼓捣出那么两三分来,让你比较容易得,我们到了高考的时候,遇到难题一定要想到得个三四分可能很容易,之后见势不好拔腿就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