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深入探究压力与适应力(5)



系列专题:《将危机转化成机会:顶住职场压力》

  有些脆弱的职员夸大了高压变化给他们造成的影响。较为被动的人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一味怨天尤人,让其他人不得安宁。较为主动的人则会把工作中的问题归咎于同事、上司或者老板,通过强调他人的缺点提高自信心;他们会试图贬低别人的头脑与能力,仿佛只有他才是救世主。比起以平等的态度向他人伸出援手,他们认为这样做更简单。

 第11节:深入探究压力与适应力(5)
  你大概已经猜到,当整个公司为了解除管制、重新改组而努力时,缺乏适应力的员工很难跟得上。压力导致他们不但在工作上表现不佳,而且在健康方面也常常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稳定性。当公司决定裁员时,最容易遭到解雇的就是这些缺乏坚韧性的员工。

  一位缺乏适应力的经理--安迪·B

  我们调查过许多位经理,其中安迪的坚韧性明显偏低。安迪年约43岁,十分注重衣着;在数次面谈过程中,他总是像个木头人似的坐得笔挺,精神保持高度紧张,随时准备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由于他态度礼貌、举止得体,又急于取悦别人,所以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

  作为一名固话服务直线经理(Line Manager),安迪负责把上级的指示转化为具体工作任务,然后再传达给下级。在他看来,这份工作按部就班,毫无意外可言。"命令系统环环相扣,我只不过是其中一环,"他说,"每一天我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去做。"他担心的是,解除管制之后员工会变得难以管制。

  当解除管制落实之后,各种各样的变化打乱了原有的工作程序与工作计划,整个公司都仿佛在黑暗中摸索。此时,安迪的担忧变成了恐惧。越来越重的责任对他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他的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有时甚至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安迪极度怀念昔日的美好时光,那时公司的目标与计划都很明确;如今,能否保住工作却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巨石。他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十分担忧,唯有希望上司仍然信任他的能力。

  为了减少失业的危险,安迪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他有时巴不得早早退休,特别是想到退休后他的家庭生活就能恢复正常,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在家里,他张口闭口都是工作。虽然妻子百般安慰他、劝说他,但他仍然时时刻刻感到焦虑。他指责妻子对他的需求不够体贴,尽管他也承认她已经尽了力;当他无法自控的时候,就会对她恶语相向,同时又为此感到十分愧疚。"我真不想伤害她。"他这样说。

  作为父亲的责任也令安迪无法承受。"虽然我的孩子目前状态不错,但仍然需要我的帮助与指引。"他说。如今,在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他不由得担心自己无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当我们问安迪对未来做何打算时,他无言以对。他一想到以后便心烦意乱,但如果一定要他做出回答,他希望自己不再显得既脆弱又缺乏控制力。他希望工作更加稳定、更加容易预测,这样他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工作中的问题影响到了安迪的自信心,他的健康状况也因此恶化。在健康状况调查表中,安迪反映自己易怒、失眠、心悸,经常食欲不振。根据IBT的医疗保健部门所提供的定期体检数据,安迪的心律和血压都有所上升,解除管制之后他的胃部甚至出现了一处溃疡。

  小结

  在这里,你看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一个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适应力,另一个则缺乏适应力。在IBT的巨变中,查克·W不仅没被淘汰,还获得了进步,这应当归功于他强大的坚韧性--全心投入、掌控局面、不畏挑战这三大态度,以及高超的应对技能。他为这本书中介绍的品质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另一方面,安迪·B原本就缺乏适应力,在充满压力的变化面前,他的应对技能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继IBT的项目之后,我们在这几年间又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进一步了解了坚韧性如何让人们保持正常的工作表现、健康状况、精神面貌与行为举止。当初,我们对坚韧性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只不过略知一二,而远远没有想到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507.html

更多阅读

第11节:第二章熟悉工作环境(5)

系列专题:《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  开会在即,老板等着看你精彩的企划方案,你正准备拿着熬了数个夜晚的成果向同事展示。在这关键时刻,你怎么也找不到你的文件,面对桌上一片凌乱的局面,你感到焦急万分,就连电子文档也不知存到哪

第11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11)

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但是伯南克那一代经济学者却不是。比如伯南克自己,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最主要研究兴趣就是美国的过去,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并从中吸取理论营养,终有建树,成为上届总统小布什

第11节:俳句的节制与博大(2)

系列专题:《工作生活双赢法则:少的力量》  设想一下,有两位记者在同一家报社工作:其中一位每个星期都要写大量的稿子,而另一位决定一个星期只写一篇。第一位记者每个礼拜写三十篇文章,搜罗大量的哪怕有丁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写成不太为

第29节:1.人才外流与流失(5)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曾经留学英国,他就曾经呼吁:"人力资源的全球化是挡不住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流动比以往更多,会比以往有着更多的全球化范围的就业机会。比如说,中国网通在

声明:《第11节:深入探究压力与适应力(5)》为网友催情叔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