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在路上,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如何背叛了我们?(7)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所以如果人们考虑到纽约市的人口,就该知道实际上对步行者来说,它是美国最安全的一个城市[对照1997~1998年的数据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从坦帕(Tampa)至圣彼得堡克里尔沃特之间的地区对行人来说最危险]。举另外一个例子,在荷兰,每一英里摩托车手的死亡率远低于美国。在视线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荷兰摩托车手并没有比美国的更容易辨认,他们很少穿可以反光的衣服,而喜欢穿时髦的黑色大衣;他们不开车灯,却在车上带着郁金香一类物品。荷兰摩托车手也没有比美国人更习惯戴头盔,然而情形却刚好相反。可能荷兰人的自行车道较好,或者在平坦的道路上,司机更容易看到骑车人。不过最惊人的观点认为:荷兰的骑车人更加安全,仅仅是因为骑车人数量较多,所以荷兰的司机更容易注意到他们。荷兰的文化与美国的大相径庭,不过"人多才安全"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美国本土:比如,佛罗里达州的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一个大学城)是全州骑车人最多的地区,实际上对骑车人来说这里也是最安全的一个地方。因此可以得出经验:你看到的事物数量越多,你就越能真正对其加以关注。

  在黑猩猩实验中,一个额外的条件让实验对象们不大可能注意到黑猩猩:增加工作的难度。有些人既要数清多少路口,还要记下路口的种类-不论什么类型,西蒙斯说道:"这样对注意力的考察就更有难度,可以消耗更多可用资源,因此你不可能注意到意料之外的事。"

  你可能对此持反对意见,你会认为在驾驶途中我们不会去统计篮球传球数量。而且,有时你可能过于关注有没有停车位,结果注意不到停车标志牌;或者你差点撞上某个骑车人,因为她在逆行,这都不是你期待看到的。另外一个活动-也就是我们驾驶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的事情,很像计算篮球传球数量的具体动作-那便是打电话。

  这里,我先问两个问题:你今天回家走的哪条路?你的第一辆车是什么颜色?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呢?可能你的眼睛会从本书的这页移开,因为人类为了调动大脑资源,被问起记住的事情时,总会看看别处(确实,移动眼睛可以帮助回忆)。回忆的行为越困难,眼睛看的位置就越远。即使你的眼睛还盯着这页书,你却暂时还处于遐想状态。现在想一想在街上开车,和某人通电话,他们让你检索一些相对复杂的信息:给他们指示或者告诉他们你把备用钥匙放哪儿了。你的双眼可能仍旧在看路,可是你的大脑呢?

 第49节:在路上,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如何背叛了我们?(7)
  研究表明进行所谓的视觉空间任务时,比如说在脑海里想一个字母或者一个形状,眼睛盯住某处的时间要长于你完成口头任务的时间。凝视的时间越长,代表我们花的注意力越多,那么对其他事情关注的就越少,比如说驾驶。仅仅"变换"任务这一行为,就像单单从开始驾驶到驾驶途中打电话,或者用同一部手机,但是变换听话对象的等待过程,这些都给我们的大脑增加了工作量。实际上我们获取的声音信息(对话)和我们视觉信息(前方的路)来自不同方向,这使我们处理起事情来比较困难。电话听不清楚吗?我们要努力听得清楚,因此费了更多力气。

  现在把篮球实验中的黑猩猩换成一辆正要突然转弯的车,或者一个孩子坐在路边的自行车上-对此,我们多少人能注意到呢?西蒙斯说:"驾驶本身已经很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你还要打手机,那么认知需求又增加了一项,于是你占用了全部有限资源,很可能注意不到有意外事情发生。你还可以安全地待在路上,和前面的车保持车距,不过倘若发生意外,或者有鹿跑到公路上来,你就不可能轻松地做出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543.html

更多阅读

第49节: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49)

系列专题:《搞懂价格的奥秘: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  “如果是开记者招待会,我应该穿比套头衫更正式的衣服。但我在网球中心存有还算正式的衣服。”  “我们会帮你推敲稿子。我会给杰夫?雅各布森打电话,他是我们大学的写作高手。”

第49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5)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那么,这种个人的货币交换价值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点上,我们将结合货币理论和我们刚才所讲的经济过程的流转来谈。根据我们的概念,我们立刻会看到,个人的交换价值必须一直回溯到生产者的货

第49节:身边人是我们的生态环境

系列专题:《打开幸福人生的最佳钥匙:简单改变生活》  身边人是我们的生态环境  比尔·盖茨曾说过,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一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在工作中,只有懂得善待别人,与周围的同事搞好关系,我们才会得到别人

cs1.6中文版序列号 第2节: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中文版序(2)

系列专题:《企业生存之道: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从我粗浅的经营体验中概括出来的这本书,对于在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中寻求新的成长机会的中国经营者来说,或许会有所启示。而且正如书名一样,我衷心希望本书成为大家"在

声明:《第49节:在路上,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如何背叛了我们?(7)》为网友沵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