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1)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第二章

  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

  如果驾驶如此简单,对于机器人来说为什么那么困难?是什么教学机器教会了我们驾驶?

  奈特先生,这正如你所愿。不过,我认为因为疲惫我们都有点焦躁,为了安全起见,我可以建议你把车设定为自由驾驶状态吗?

 第30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1)
  -霹雳车基特,电影《霹雳游侠》

  因为我们不是脑外科医生,所以驾驶可能是每天我们所做的最复杂的一件事。这种技能中包括至少1 500个小技能。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在陆地上行驶,就会仔细检查周围是否存在危险或者有没有其他信息,留意不要将车开到其他车道上,判断速度,做出决定(研究发现,每英里我们做出的决定有20个),计算危险,调整仪器,设想他人下一步会做出什么行动,即便在喝牛奶,我们也会想想昨晚的《美国偶像》剧情,安抚牙牙学语的孩子,检查语音留言。在马里兰州某一路段上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车速达到时速30英里时,每2英尺处就显示一条信息。调查推断,司机每分钟可接受1 320条信息,或者大约440个字。这相当于阅读过程中的三段话,同时还可以欣赏一些漂亮景象,更不要说前面提到的其他事也要完成。在驾驶过程中的每一分钟,你都在重复这样的事。

  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所以我们不太专注于此。驾驶就像呼吸,或者像不经意的自我放松。我们不过做完这些事情,仅此而已。不过再想一想,人类这种能力确实令人震惊,仔细考虑一下:让一个非人类去驾驶,它需要做些什么?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和队友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此项研究。在2005年,特伦和同事们赢得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挑战赛"(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大奖,他们的车在崎岖的莫哈维沙漠中行驶了132英里,使用的大众途锐轿车名为 "斯坦利"(Stanley),这是辆无人驾驶汽车。仅仅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摄像头,和很多传感器的协作,车辆用了不到7小时的时间就走完了这一路程,平均速度很快,时速达到了19.1英里。

  特伦和他的团队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改变了驾驶指挥方法,使 "斯坦利"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教会‘斯坦利‘要像个学徒,而不要像电脑,"特伦这样告诉我。"我们不告诉‘斯坦利‘怎么做,‘如果接下来有情况发生,它就会相应的采取下一步行动 ‘,我们通过举例来对它进行训练。比如说,如果仅仅告诉‘斯坦利‘如何限速行驶,这种做法并不会有效果。人开到凹凸不平的车道上会减速,"特伦说道,"但是机器人没那么聪明,它会一直以时速30英里的速度驾驶,直到报废。"不过,特伦亲自驾车,让"斯坦利"记录驾驶的轨迹,记好驾驶的速度和车辆的震动情况。在路段变窄,或者是车身震动异常的情况下,"斯坦利"观察了塞巴斯蒂安做出的反应。

  我们把多数人学习的驾驶方式教给"斯坦利",不是让它在课堂上死记硬背交通规则,也不让它观看充斥血腥场面的安全教育影片,而是实战观察,让它坐在家长车的后座上。对于特伦来说,这一过程使他开始"质疑什么是真正的规则"。虽然基本规则很简单:在一条路上从一处到另一处要限速行驶,不过,如果教会"斯坦利"严格的规则,会让他产生过激反应,就像达斯汀·霍夫曼在《雨人》中饰演的自闭角色,他在过马路时停在路中间,因为路灯显示"禁止通行"。但如果常规都被打破,就像他们驾驶时经常遇到的情况那样,事情又会怎么样?"没有规定说风滚草一定要长在车道之外,"特伦解释道。换句话说,还会有其他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故或者"噪声"都存在。看到闪着灯的警车时,我们要判断是不是有什么人被抓;同样,"斯坦利"也需要破解困扰他的道路环境:在路中间有没有石块或者纸盒?路上有没有限速障碍,或者是否有人从车上摔下来?单单纽约市"禁止停车"的限制标志就可以让"斯坦利"败下阵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564.html

更多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 第2节: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前言(2)

系列专题:《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看这些道理不难,懂这些道理不容易,按这些道理去做到则是凤毛麟角了。知易行难,具体自己去操作了,才知道会碰到各种各样没有想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道理错了,而是执行上的问题。执行的时候我们会

第16节: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7)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旅行完回家后的第一天,马萨凯拉打电话给我说:“沃利,我们得谈谈,我现在能过来吗?”  太棒了,我想,我们可以回头评估这次旅行,讨论新的计划。我内心充满了期待。然而,这次聚会非但不是好

第10节: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1)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第2章 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  有些时候,两句话先说哪一句看起来都无妨,可你万万想象不到,改变说话的顺序,对别人的心理影响却大不相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冷热水

第30节:聚焦你的目标(1)

系列专题:《心理营销战术:说服你其实很简单》  第6章  聚焦你的目标  和别的事情一样,在目标结果预先设定的情况下,隐秘说服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你想要的东西、想成为的人或者想做的事,这一切都源于内心。你的自主意识是一切

第42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13)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驾驶行为"可以通过先前的驾驶模拟程序、试车跑道,或者研究员手里拿着剪贴板直接坐在车内来测试(不过,这些都不同于真实情境的驾驶)可以通过高速立交桥上安装摄像头,或者通过实验室助理,能

声明:《第30节:为什么你车开得不像你想的那么好?(1)》为网友爱情不算什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