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7)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这些时刻很像路上版的"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社会学家似乎通过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有互惠互利的本能需要。在博弈中,一个人可以得到一笔钱,有命令指示他需要和另外一个他认为合适的人分享这笔钱。如果第二个人接受出价,两个人就各自拿到自己的一份;如果他或者她拒绝接受出价,双方都会空手而归。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人们习惯性拒绝小于50%的出价,即便这意味着可能他们离开时两手空空。比起付出的代价,公平意识显得更重要,也许有人因为自己是"输的一方"而心情不好(研究表明拒绝次数多的人体内睾酮含量多于他人,这或许说明了为什么那些像我夫人一样打断我说话的人,更惹我生气)。

  这种公平意识可能导致我们在路上的行事更为鲁莽,我们会用车后挡板抗议那些曾经这样对我们的人。我们这样做,尽管要为自身安全付出代价(我们可能撞车,或许他们是杀人狂)。事实上,我们永远也见不到被我们惩罚过的人。在小城市,在路上表现出礼貌是理所应当的:你的确会再遇见那个人,他们可能和你有什么关系。他们也可能不再如此对待你。可是在大城市的公路上,为什么司机试图帮助他人,或者伤害他人,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个难题。其他司机和你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即表示要威胁你的"亲属们"),你不可能再碰见这些司机。我们没有被愚弄到认为自己的利他做法能够得到回报,或者我们本来就心灵美?这种路上行为不过是更大谜团中的一部分。而这个谜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像蚂蚁一样,不分姐妹兄弟地为蜂王效劳,为什么人们不能那样相处(引起或者接受偶尔属于你的战争),这些问题还有待科学家来解决。

  瑞士经济学家额内斯特·费荷(Ernst Feh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个"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理论,他们将其解释为"愿意牺牲资源来获取平等,即便付出沉重代价,也要惩罚不公平行为,不为对方提供当下或者未来的物质奖励"。毕竟,我们在路上绞尽脑汁地想责备他人,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在实验游戏中,包含了人们在募捐箱前捐钱的部分,只有所有参与者都贡献出自己的资源时,才能实现产量最大化。但如果他们不作出贡献,而是从他人那里获取利益,那么只需要一个参与者就足够了。(这就像在公路上车辆排成长长的队伍等着下高速时,会有人把车开到队伍前面,在最后一分钟插进来。)参与者可能会一个一个地都不出力,合作也因此崩溃。在费荷的游戏中,参与者可以选择惩罚没有贡献的人,几轮游戏过后,多数人送出了他们拥有的一切。这种想要惩罚他人的心态似乎确保了相互合作的可行性。

  所以,可能像经济学家赫伯特·金廷斯(Herbert Gintis)所说,在某种形式下设想"路上发怒"是件好事。有人插队到你前面,你朝他按喇叭或者用车后挡板撞他的车,在严格意义上说,即使这不是你的兴趣所在,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强势互惠者"(strong reciprocators)发出信号,可能使那些想背叛的人选择与他合作;路上有很多变革系统,可以通过遵守规则增加小组的"集体利益"(collective advantage),因此对个人来说也有利。无为可能导致规规矩矩的司机的利益受到损害。你在向粗鲁的司机鸣笛时并没有考虑到同类的利益,你不过是生气,可是你的气愤仍然对他人有利(就像一只鸟通过鸣叫来提醒有掠食者在入侵,你向存在威胁的司机鸣笛并不会消耗很多能量)。换句话说,你要是喜欢达尔文的话,不妨按按喇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582.html

更多阅读

第17节: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不安?(2)

系列专题:《政府有钱为何不如民间富有:金融的逻辑》  在市场规则、信用交易保障体系均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以血缘建立的家庭、家族为跨时空利益交易的场地,或者说家庭、家族就是隐性的内部金融市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

19栋楼10秒放倒 第29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9)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不过明尼苏达州交通部门在2003年的35号州际公路上所做的试验表明:道路工程师的计划再好也只能被搁浅,因为人的行为中潜藏着各种危险,虽然实验将队伍的长度缩短了35%,实际并道车辆的数量也

第28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8)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尽管如此,先行插队者的行为也存在弊端:他们遭到别人谴责。没有迹象表明车辆在工作区可以行驶得比常规并路区更快。一项模拟实验显示,车辆行驶通过工作区需要时间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单行

第27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7)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本书前言中提到了我在泽西高速路上遇到的情形,在道路工程师那里,这种情形被看做"工作区并道"(work-zone merge)。在高速路上,工作区指最复杂和最危险的地段。尽管有指示牌警告人们如果撞到

第26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16)

系列专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开车经济学》  在拥挤的驾驶途中,实际上更多时间我们都在关注损失而不是收获,这与心理学中著名的 "厌烦损失"理论十分吻合。众多实验都说明,我们用大脑来感受损失。人类记载了大量损失而不是收获。心理

声明:《第17节:为什么总是别的车道开得快?(7)》为网友南山相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