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说,某企业的新能源车消费者只需付出1万元就可以买到手,因为每辆车政府补贴5万元。
这个理想能实现么?政府能付出这么多财力么?付出之后,新能源车就能受到欢迎,让消费者全额购买么?这种补贴到何时为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此类的相关后续报道,只能说报道的事实属于猜想。
新能源车的研发方向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追求。但不能强求。
一些企业以国家先期投入为前提大搞新能源研究开发,开发之后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市场启动好需要政府进一步投入。国家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把它作为重要的战略来研究,必然要投入资金。企业为拿到研发资金,必然要上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上了这个项目,就能拿到钱;研发的产品不能推广,结果还要继续依赖政府,使政府陷进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不断的投入的漩涡,不断的投入却因为产品难以普及而不能产生效益。一旦停止投入就将前功尽弃,此前的投入便是浪费。政府在研发、市场启动方面全面投入,多头兼顾,并且由于业已形成的大规模新能源车的研发既成事实,骑虎难下,投入不能收回,研发难以成功,企业分散了财力之后,新能源汽车也不会得到普及,反而忽略了以汽油为动力的大批量生产的传统主流产品的节约动力能源消耗的研究。而一旦没有人重视或因单方面投入新能源研发造成财力无法顾及,则主流产品缸内直喷、SVVT、DSG等节油技术将在国际相关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势下继续保持一片空白或长期处于落后的境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所能得到的资金支持致使企业放弃了传统动力节油技术的研究而热衷于作新能源的表面文章而且没有实效。企业对其燃油动力主流产品的节油功能的责任也就忽略了。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变为具体的实施行为,需要以市场的觉醒、产品的成熟和消费者的积极回应为前提。后者是客观因素。主观愿望没有客观条件的支持,就将造成一厢情愿,产品靠动员和补贴购买,将使新能源产品的优势的展现失去权威性,产能过剩,产品贬值,从而形成靠政府补贴才能销售的恶性循环,最终彻底失去其市场意义。
企业热衷于新能源车的实质是拿到国家提供的研发经费,只要拿到钱,未来研发成果并不重要,这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出现暂时过热的趋势。未来数十年才可能普及的新能源汽车的提前市场化,致使我国传统动力汽车的主流产品生产研发受到干扰,方向走偏。
三年前从福特退休的原福特公司技术专家杨嘉林认为,中国汽车公司要在世界范围竞争,需要在竞赛的主战场、主跑道上进行。而今后数十年内,燃油发动机仍将是汽车的主流动力。
中国企业还没能建立与国外抗衡的汽车动力主流产品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体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依靠“从国外咨询公司购买技术图纸生产汽车”。这种企业模式曾经是有效果的,但由于汽车发动机系统核心技术是由国外汽车公司开发的。汽车节油技术进步加速后,国内企业将无法买到新开发的、专利保护程度高、节油效果好的发动机系统核心技术。这将我国与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交通能源转型有三个阶段: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最后才是利用新能源。
杨嘉林认为,最困难也最重要的是第一个阶段。而目前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突破,甚至成功地进行示范运行,并没有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没有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会把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没有竞争力,导致破产。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重要的。方向明确很有必要,但不能顾此失彼,剑走偏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也不能不顾及现实市场状况和百姓经济水准。应该在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走积极、稳妥、健康、现实的新路。建立节能减排机制,我国近年已经取得了成效。这是促使企业为其产品尽到社会责任的必要措施。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执行严厉的规程。近两年来美国和欧盟相继制定了严厉的汽车平均油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我们应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