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政策是否妥当,不能仅仅看制订时的动机,更要看它实施时的效果,这是经济学常识。然而,简单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明白,财政补贴家电以旧换新就是一例。据媒体报道,国务院5月19日召开常务会议,专门部署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中央财政将为此安排补贴资金20亿元。中央让利于民,这是一件好事,国家税收用来补贴老百姓,总比用在官员的吃喝玩乐上强。问题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财政资金也应当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政策制订者也许理直气壮:鼓励百姓提前淘汰一些旧家电,这样既刺激了消费增长了GDP,也避免了家电产业的亏损或萎缩,保住了家电产业庞大的就业岗位,于理论于实践皆有益,功莫大焉。
![京东家电以旧换新 财政补贴家电以旧换新是短视行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212114959932.jpeg)
|www.aihuau.com|普通百姓常常被这些伟大的救市理论搞得头晕目眩。然而,只要我们冷静思考仔细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得失很快就能清晰,其中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首先,这样做会促成产业发展更加错乱。根据我们国家民众目前的消费能力,家电业产能已经过剩,产品销售不出去,家电企业削减产量以适应市场才是正道。可是,有了家电下乡和家电补贴的政策,原本不打算购买家电或者不更换家电的家庭,开始提前消费或者更新换代,此时家电业不仅不会削减,反而乘势扩张,使本已过剩的家电业进一步过剩。一旦补贴政策停止,这些扩大的产能势必为家电产业带来更大的萧条。还有问题的另一面:普通家庭由于贪图财政补贴,把原本准备买衣服买食品的资金(举例)转而投向了家电业,造成本来需要扩张的服装与食品产业反而加剧萎缩。这一扩一缩,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就离真实的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其次是,这样做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旧家电国家收回去并没有什么作用!拆了再做新家电?新旧部件寿命不同步,这显然是欺骗消费者;翻新再卖?完全多此一举,这些家电本来就正在使用;保护环境?拆下来的旧家电无论是掩埋还是丢弃,造成的污染肯定比放在家里使用更大,至少也是提前造成了环境污染。让这些仍然可以使用的家电提前报废,除了造成大量的浪费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大造福于民的作用!同样也有问题的另一面:无论是购买下乡家电还是家电以旧换新,老百姓要拿到这些补贴并非易事,不仅是来回往返,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指定的产品中存在质次价高的更大概率。再次是,这样做妨碍了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当我们把钱用来做一件并不紧急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所付出的成本其实就是我们把钱投入到紧急事情中所取得的成效。20亿的财政补贴用于家电以旧换新,它除了让一些家庭提前了家电的更新换代以外,其余并没有大的作用,既救不了应当减产或者倒闭的家电企业,也避免不了这些产业的工人转岗失业,只不过是推迟了这些现象到来的时间而已。相反,如果我们用它来支持农村教育,按照投入20万元建一座希望小学计算,可以建成1万所;按照每个农村代课老师每年5000元工资计算,可以聘请40万个老师;按照每个农村孩子每年400元学杂费计算,把这些钱发给贫困家庭,可以解决500万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奇怪的是,我们在这些重要的民生问题上往往视而不见!政府总是喜欢干预市场,并且常常看到了干预市场后的锦绣蓝图,但对于隐藏在锦绣蓝图之后的市场报复,一般都会掉以轻心或者不以为然,其理由便是我们干预的动机非常地伟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