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8)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高力士非常平淡地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不能在这时候失去民心,不能武力解决。"

  陈玄礼沉默了,半晌才说:"还是我辞职吧,请杨丞相代理一下。"

  杨国忠笑了一下,赶紧摆手谦虚道:"不行不行,我尽管带过兵,但这毕竟不是我的人,还是你带吧。"

  李辅国也苦笑了一下:"我是宦官,高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都不能代理。看来,只能有劳丞相了。"

  陈玄礼默默地摘下兵符,双手呈给杨国忠。

  杨国忠长叹一口气,假装遗憾地说道:"非常时期,我只能代管一段时间,过后,会还给玄礼兄的。"他准备了一下,带领卫队,走出了驿站……

  几分钟后,驿站门口传来激烈的拼杀声。激怒了的士兵们全部包围上来,他们疯狂地高喊:

  "杨国忠谋反!"

  "杨国忠与吐蕃谋反!"

  这就是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杨国忠死于此役,杨贵妃上吊自杀。

  半年后,李亨在宁夏组织起了自己的中枢机构,他大胆起用李光弼、郭子仪等名将,借兵回纥,镇压了安禄山的安史之乱。

  又过了半年,大军返回长安。唐玄宗依然是皇上,但是,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他老泪纵横,但无可奈何,在高力士的规劝下,他交出了传国玉玺。

  皇太子李亨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其爱妃,正是陈玄礼将军的妹妹。

  对话:刘基与刘邦关于权力制衡谋略的对话

 第50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8)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正二十年(1360),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与尊敬,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朱元璋经常和他一起商量军政大事,有时遇有重大决策,仅召他一人进密室相议,一谈便是半日。朱元璋有时对他几乎到了依赖的程度。刘基母亲故世,他想告假回乡奔丧,朱元璋舍不得他离开,婉言挽留而不准假。后来勉强准了,还不时写信到青田乡里请教军政大计,刘基则详细分析答复,朱元璋非常满意。为免遭官场不测之祸,刘基急流勇退,回乡过安逸清闲的生活,洪武四年(1371)恩准致仕,刘基回到故里。在乡间,他谢绝同一切官府往来,每日只是饮酒奕棋、读书吟诗,从不谈论过去功绩。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出任丞相,刘基被革掉俸禄,遭受诬陷,洪武八年重病不起,被送回乡里,居一月去世。

  刘邦(前256-前195)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于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四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刘邦称帝后,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先后杀死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巩固政权。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王熙凤:这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一个被两个能人整死的企业总让人感到分外沉重。本期我们的特邀嘉宾是大明集团权力人力资源部经理刘伯温先生,另一个专家是大汉集团董事长刘邦。大明集团总经理朱元璋革命成功后,高层权力的角逐可谓惊心动魄,刘邦先生打天下时,解决高层权力,其高超的权力角逐艺术也可圈可点。

  刘伯温:大家好。我的老板朱元璋曾经作过一首诗云:

  百僚已睡朕未睡,

  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一丈犹拥被。

  说明了一旦进入权力场,生活未必很开心,但几乎所有的人在权力角逐方面仍然乐此不疲,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呵呵。

  刘邦: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旦进入权力场,就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讨论高层权力平衡问题。我愿意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大家讨论。

  王熙凤:两位不愧为大家,先声夺人。我对今天是否有能力主持今天的节目信心不足了。希望两位留情,呵呵。

  刘伯温:王小姐太谦虚了,你主持的节目我几乎每期都看。我没来之前还担心今天可能怯场,刚才是虚晃一招。

  刘邦:我也喜欢看王小姐的节目,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王熙凤:好。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李林甫为什么能青云直上,成为晚唐集团的宰辅,以唐玄宗的明智,难道不知道李林甫是个标准的小人?

  刘邦:呵呵,绝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标准都是所谓的"德才兼备",这其实是个误区,什么叫德才兼备?如果说才能还有比较具体的衡量标准,那么,什么叫德呢?诚实、善良、廉正无私就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我认为,对企业来讲,最好的德就是忠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875.html

更多阅读

第54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2)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还有一个号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的中山王徐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徐达患病不能吃蒸物,朱元璋知道以后故意赐给

第5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邦:朱元璋杀了汪广洋,然后让涂节上表告变,说是胡惟庸准备造反,就此杀掉了一大批功臣宿旧,包括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至一万五千人,而后在洪武十九年把胡惟庸党

第52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0)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伯温:我也认为,晚唐集团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任何集团都会遇到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本质上还是高层领导的权力制衡问题。这里,我想谈谈朱元璋那桩历史公案,即革命成功后,朱元璋诛杀功臣

第51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9)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沙龙,大家都谈论对企业忠诚的问题,有个职工说,我不懂,凭什么要员工对企业忠诚?老板靠他的能力赚钱做事业,我凭我的劳力挣钱吃饭。他发给我工资,我替他赚钱,我不欠他

第50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8)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高力士非常平淡地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不能在这时候失去民心,不能武力解决。"  陈玄礼沉默了,半晌才说:"还是我辞职吧,请杨丞相代理一下。"  杨国忠笑了一下,赶紧摆手谦虚道:"不行

声明:《第50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8)》为网友光芒万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