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8)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同年,商部尚书戴振,函令公学办理移交。

  次年二月,盛宣怀辞去南洋公学督办职务,他在该校的权力结束了。

  1911年,因为策划"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保路风潮,终致辛亥革命爆发。盛宣怀先遭清廷"着即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后遭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抄没家产。

  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在忧愤中病逝于上海,他的一生写尽中国近代商人与政治力量相结合的无奈。

  对话:张之洞与吕不韦关于企业借势方面的对话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1863 年(同治二年)中进士。清流派重要成员。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政治态度为之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补授两广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同时,在广东筹办近代工业,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立水师学堂。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在鄂、苏两地设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还大量举借外债,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戊戌变法时期,起先支持维新活动,多次出资赞助维新派。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反对变法维新。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严加镇压。八国联军进逼京津,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9条,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人及长江中下游哥老会发动的自立军起义。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旋与刘坤一联衔上奏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 1903 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1907 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原为阳翟大商人,在邯郸碰见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次年,子楚即位(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吕不韦执政时,门下食客3000人,家童万人。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史称"杂家",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后嬴政继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王熙凤:胡雪岩是我国很著名的"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我们今天邀请第一位嘉宾,是著名实业家兼政治家张之洞先生。张先生身兼政治家、实业家,做过大清帝国的督抚、宰辅,还创办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钢铁厂,有人说过:创办工业,我们不能忘掉张之洞。因此,张先生既熟悉中国官场做官之道,也比较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另一位嘉宾,大家可能不熟悉,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时的"仲父"--中国古代著名的官商吕不韦先生。

  张之洞:王小姐客气了,我了解一点中国官场的做官之道,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东西,则纯属外行,未必很熟悉。

  吕不韦:大家好。我也不是什么官商,我是秦国的丞相兼作家,我愿意从这两方面同大家交流。谈到胡雪岩,肯定要分析"胡雪岩现象",我们先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分析胡雪岩现象,胡雪岩信奉的是"关系就是财富"。官商结合,官商一体成为商人致富的最佳捷径,私人资本在快速地进行原始积累,这种积累方式带有明显的与"官僚体制"合谋的特色,这是"胡雪岩现象"的本质。

 第29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8)
  王熙凤:张先生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之洞:胡雪岩长袖善舞,层层投靠,左右逢源的手段常常使人看得目瞪口呆。清朝末年,帮会势力十分强大,对官府形成极大威胁,胡雪岩通过结交帮会首领,给他们提供固定的运送官饷和官方物资的机会,很快在江湖上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如果没有漕帮的保护,他为左宗棠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军饷供给是根本无法送到前线的。尽管有政府官员支持,但仅用官商来说明,可能意犹未尽,本质上还是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896.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五章  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晚唐集团是被两个人拖死的,一个是李林甫,另一个是杨国忠。李林甫同志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权谋创造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并

第42节: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10)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赵普:科学的决策一般决定于两部分,即企业家本人的智能系统(思维模式、知识层次、性格特征)和企业内在的决策机构(智囊机构、情报机构、决策机构)等,两者协调,才可能产生科学的决策结果。  

第40节: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8)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海瑞:是。清官只是从道德品质的角度衡量一名官员的素质。合格的领导应该德才兼备。除了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智慧、能力,毅力以及处世技巧,等等,也是我们现在说的IQ和EQ问题。  

第32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1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吕不韦:(急辩)我的手本来就很干净!再说,我没有弄脏自己的手啊,今天根本不是讨论我的问题。你们这是……(观众笑声)  王熙凤:没看出来,吕先生非常幽默。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的案例中,讨论一下阜

声明:《第29节: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8)》为网友且将酒作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